国家队健儿伊馆献技 与观众“打”成一片
中评社香港9月1日电(记者 卢哲)访港的二○二四年巴黎奥运会内地奥运健儿31日展开第三日行程,当天兵分多路出席示范表演及交流活动。其中,在伊利沙伯体育馆,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示范了体操、羽毛球、乒乓球和霹雳舞等项目,展示高难度技艺,并进行多项互动,与观众“打”成一片。奥运健儿的精湛技艺赢得全场热烈欢呼、击节赞赏。
当天上午9时半,位于香港湾仔的伊利沙伯体育馆人声鼎沸。在欢乐的乐曲声和观众的欢呼声中,33位巴黎奥运会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成员手持花束亮相,开启了“内地奥运健儿展风采”运动项目示范的精彩表演。
中国体操代表队率先上场。巴黎奥运男子个人吊环冠军刘洋和双杠项目金牌得主邹敬园与香港年轻运动员交流。刘洋表演了“倒十字”,招牌“歪头杀”,及“十字悬垂”,还与两名香港运动员张正和方载“较技”,比并“十字悬垂”的坚持时间。“港将”张正和方载成功各维持6秒,刘洋则维持了14秒,轻松完成高难度动作,精彩表现获得阵阵掌声。
主持在各示范环节之间亦与不同项目金牌代表作简短访问,包括艺术体操、拳击、射击、滑版和曲棍球的选手,一众运动员皆分享未来目标和访港感受。多位国家队拳击金牌项目得主都鼓励香港年轻人坚持追梦。
体操节目后,羽毛球上场。分别在女双和混双夺金的陈清晨/贾一凡和黄雅琼/郑思维现身,4人先对打,郑思维示范“杀波”,由贾一凡、陈清晨防守,黄雅琼“网前封网”,屡次使出招牌扣杀,引得阵阵欢呼。随后,香港奥运女双代表杨雅婷/杨霈霖亦上阵,跟国家队代表互换拍档作赛,并由将退休的港队总教练何一鸣作旁述。
混双组合还与港队青年军球员交流、并与现场幸运观众“过招”。郑思维热情邀请凭混合团体10米气步枪夺本届奥运第一金的盛李豪加入,现场与观众搭挡。“不胜羽力”的盛李豪忙乱努力挑战的场面引得观众笑声不断。
在奥运女子霹雳舞铜牌得主“B-Girl 671”刘清漪的示范后,乒乓球队压轴出场,现场掌声雷动。女子团体金牌得主王曼昱先与队友女单金牌得主陈梦和港队杜凯琹/李皓晴切磋。随后,混双金牌得主王楚钦跟男单金牌得主樊振东拍档双打,与香港“黄杜配”黄镇廷/杜凯琹进行5分制挑战赛。
担任旁述的港队总教练李静提议两名国家队球手换“迷你球拍”比赛,增加竞技难度。但两位冠军丝毫不受影响,在欢笑声中王楚钦、樊振东仍凭高强技术力克对手。
最后上场的是乒乓球队“四朝元老”、“六冠王”、被称为“龙队”的马龙。他在香港颇受欢迎,上场时的欢呼声震耳欲聋。马龙首先与港队老大哥黄镇廷单打。期间马龙换了未贴有胶片的“白球拍”应战,虽然球拍砰砰作响,但他仍屡次打出好球。马龙还上演了精彩“换位”表演,由场内打到围栏外,马龙在持续接击球中绕围栏内外一圈,与黄镇廷互换了站位。
单打表演结束后,再设“幸运观众”环节。一名没有乒乓球经验的女观众幸运上场与“六冠王”交流球技。陈梦则“变身”临时教练,手把手指导与马龙的对打。台下观众在羡慕和兴奋中发出吶喊,球场气氛达到高潮。
在对谈环节,马龙表示:“这次来到香港还是非常开心,能感受到香港市民对我们的热情,感受到大家对体育、乒乓球越来越关注、越来越喜欢,也受我们影响、受香港队的成绩不断提高,也影响很多年轻人喜欢,希望他们继续坚持。”王楚钦则以广东话向现场人士说“大家好”。
活动尾声,大会邀得香港剑击队男子重剑代表何玮桁现场作分享,他透露了自己出战奥运的心情和来年目标。何玮桁队友,男子个人花剑奥运卫冕金牌得主张家朗虽因不在港未能出席,但仍透过录像感谢中国队健儿访港,呼吁市民支持国家和香港运动员,并希望一连串活动可令更多香港青年参与体育活动。
整场表演持续约两小时,在观众的掌声和不舍中落下帷幕。
据悉,除运动示范环节外,内地奥运健儿亦与香港运动员分享经验。其他代表团成员在活动期间与香港青少年运动员真情对话,亦有现场观众参与互动活动环节。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和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刘明光在伊利沙伯体育馆观看了示范表演。未到现场的市民则能透过电视直播收看示范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