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丰:ECFA生变 台企业赴陆询问度高
中评社台中7月13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早收清单部分项目税率生变,台湾中彰投地区产业联盟发展协会总会长洪文丰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ECFA生变导致台湾的中小企业不得不调整产业布局,过去从台湾销往大陆的商业模式失去竞争力,唯有转移外销市场,或者将产业移往他地生产,其中转移赴大陆投资是选项之一,协会有接获不少询问。
洪文丰表示,ECFA早收清单税率丧失,台湾的中小企业影响最大,尤其是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大多透过外销大陆市场、布局海外,当税率上升,台湾业者难以为继,有不少产业选择转到东南亚设厂,但面临语言与沟通问题,还有投资环境相对不佳,因此最近不少中小企业主在考虑赴陆投资生产,一来大陆内需市场庞大,二来也能拓展海外订单。
洪文丰,东海大学国际经营管理EMBA硕士、中原大学国际贸易学士,台湾九品莲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广东、湖北)董事长,兼任台湾中彰投地区产业联盟发展协会总会长、台湾两岸五地大健康产业发展联谊会总会长、闽台金菇(福建)生物科技集团大中华区项目开发总召集人等职。
他指出,由于台湾中小企业过去透过ECFA税率优惠,将产品输销大陆并对接国际市场已行之有年,两岸之间其实已建立起一套商业模式,当关税提升,台湾业者的产品竞争力很容易被其他地方的业者取代掉。台湾现在面临的问题在于,对外没有加入其他贸易协定,邻近的日本、韩国等区位相近的对手,除了有许多双边的FTA,甚至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之列,台湾在缺乏经贸协定的困境之下,又没有ECFA的税率减让,形同雪上加霜。
洪文丰指出,台湾的业者要突围,唯有转移外销市场,或者将产业移往他地生产,不少人考虑南向,在东南亚设厂投资,藉此绕过关税问题,另外有不少人也考虑,干脆移往大陆生产,毕竟语文相通、地理位置又近,投资环境也相对友善。其实,大陆仍有许多鼓励台商投资的优惠措施,当然随着大陆产业转型升级,不是所有产业都适合赴陆设厂,但对于力求生存的台湾中小企业而言,确为可能的解方之一。
中评社台中7月13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早收清单部分项目税率生变,台湾中彰投地区产业联盟发展协会总会长洪文丰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ECFA生变导致台湾的中小企业不得不调整产业布局,过去从台湾销往大陆的商业模式失去竞争力,唯有转移外销市场,或者将产业移往他地生产,其中转移赴大陆投资是选项之一,协会有接获不少询问。
洪文丰表示,ECFA早收清单税率丧失,台湾的中小企业影响最大,尤其是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大多透过外销大陆市场、布局海外,当税率上升,台湾业者难以为继,有不少产业选择转到东南亚设厂,但面临语言与沟通问题,还有投资环境相对不佳,因此最近不少中小企业主在考虑赴陆投资生产,一来大陆内需市场庞大,二来也能拓展海外订单。
洪文丰,东海大学国际经营管理EMBA硕士、中原大学国际贸易学士,台湾九品莲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广东、湖北)董事长,兼任台湾中彰投地区产业联盟发展协会总会长、台湾两岸五地大健康产业发展联谊会总会长、闽台金菇(福建)生物科技集团大中华区项目开发总召集人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