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编译:若特朗普当选韩国怎应对?
美国总统选举变得非常有趣。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枪击事件发生后似乎稳操胜券,乔•拜登总统突然辞职后,接过接力棒的副总统卡梅拉•哈里斯表现出意想不到的好成绩,胜负似乎又回到了原点。现在选举战变成了“奇怪的特朗普”对“疯狂的哈里斯”的势均力敌的对决,在不到三个月的投票之前,又将出现怎样的冲击和反转电视剧,令人无法预测。
这让我们再次认识到,所有的选举只有揭开盖子才能知道,现在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预测选举结果,而是之后的准备。虽然更换缺乏外交政策经验的哈里斯是今后美国对外政策不确定性的因素,但如果哈里斯当选,其路线很有可能是拜登2.0。那么,今后引发对外政策根本性转换的特朗普2.0的破坏力仍然值得关注。
台湾最近经历的冲击波不能不说是特朗普第二期将给国际社会带来的混乱的预告片。特朗普在枪击几天后接受采访时,被问到“是否会对抗中国保卫台湾”时,他回答指出:“台湾拿走了我们所有的半导体事业。台湾需要支付防御费用。我们和保险公司没什么两样,但台湾完全不交。”,还有他特别指出,“台湾与美国相距9500英里,而中国只有68英里,实际上很难进行防御。”
可以说,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对是否军事介入台湾问题持模糊态度,特朗普对这一路线做出了忠实的回答。在新冷战对决中,真正摆脱这种“战略模糊性”的是拜登。当被问到在任期间是否会保卫台湾时,他四次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的”。当然,此后白宫方面总是急急忙忙地表示“我们的政策没有变化”,进化成事实上的失言。
特朗普对世界的看法与众不同。在传统的外交语法上极其异端。欧洲学界将美国共和党的政策分派分为主张维持世界霸权的美国优越论(primacists)、主张集中于国内问题的介入克制论(restrainers)和主张把焦点放在中国而不是欧洲和中东的优先论(prioritisers)。但是,特朗普不属于这三个派的任何一个,只是随时根据需要拿起而已。
事实上,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历届美国总统都是“披着自由主义披风的现实主义者”。但是,特朗普是一个没有任何修辞能包装的“真正的现实主义者”。从第一期开始就标榜美国的霸权地位,但对军事介入却缩手缩脚。他们蔑视同盟和友邦,与独裁者相处。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理念和价值。只是将每件事情视为交易关系,在经济损益计算下,随时本能地行动而已。特朗普第二期的危险性也在于此。
特朗普带来的混乱并不局限于台湾。拿走美国半导体事业的富国,为什么要保护那样的国家的主张立即与韩国重叠。驻韩美军撤离压力和增加防卫费分摊额的要求是显而易见的,与朝鲜的直接交易信号将极大地提高韩半岛局势的不可预测性。现在连金正恩也表示“对话也可以成为我们的选择”,时隔3年多直接提到了“对话”。
美国总统选举变得非常有趣。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枪击事件发生后似乎稳操胜券,乔•拜登总统突然辞职后,接过接力棒的副总统卡梅拉•哈里斯表现出意想不到的好成绩,胜负似乎又回到了原点。现在选举战变成了“奇怪的特朗普”对“疯狂的哈里斯”的势均力敌的对决,在不到三个月的投票之前,又将出现怎样的冲击和反转电视剧,令人无法预测。
这让我们再次认识到,所有的选举只有揭开盖子才能知道,现在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预测选举结果,而是之后的准备。虽然更换缺乏外交政策经验的哈里斯是今后美国对外政策不确定性的因素,但如果哈里斯当选,其路线很有可能是拜登2.0。那么,今后引发对外政策根本性转换的特朗普2.0的破坏力仍然值得关注。
台湾最近经历的冲击波不能不说是特朗普第二期将给国际社会带来的混乱的预告片。特朗普在枪击几天后接受采访时,被问到“是否会对抗中国保卫台湾”时,他回答指出:“台湾拿走了我们所有的半导体事业。台湾需要支付防御费用。我们和保险公司没什么两样,但台湾完全不交。”,还有他特别指出,“台湾与美国相距9500英里,而中国只有68英里,实际上很难进行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