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编译:韩专家吁中日韩应合作 超越矛盾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尔与韩国总统尹锡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共同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图源:新华社)

  中评社首尔8月14日电(记者 崔银珍编译)韩国西江大学名誉教授、前驻美大使赵润济日前在韩国《中央日报》上刊登评论文章,强调韩中日知识交流与合作非常重要。文章编译如下:

  韩中日这东亚三国面临着人口减少、生产效率下降、低增长等巨大障碍。一度中国的高增长进入2020年代后有所减弱,从2010年代的平均增长率7.7%降至过去4年的4.7%,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0年至19年的32%降至2020年至23年的24%。中国的经济活动人口已经从2015年开始减少,投资率虽然仍然很高,但不再增加。需要弥补这一缺陷的生产率自2010年以后一直呈下降趋势,最近中国政府再次出台了通过扩大财政、信用等扶持政策,但这只是暂时的效果而已。

  30多年前,日本就已经走上了这样的道路。由于贸易制裁、广场协议等,美国的牵制得到加强,老龄化开始,增长势头受挫,因此一直试图通过扩大财政和货币来刺激经济,但只助长了泡沫和危机,未能摆脱长期停滞。随着重组的推迟,生产效率下降,到2010年为止一直保持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地位现在被印度超越,沦落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依靠简单的扩大财政金融,背了世界最高的国家负债比率。

  韩国现在似乎也走上了类似的道路。在劳动供应和投资增长率下降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增长率下降,必须提高生产效率,但这在过去几年里也呈现出下降趋势。据韩国银行的报告书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50多年间,生产效率的提高对韩国经济增长因素贡献了约24%,但2010年代以后开始下降,过去3年间下降到了7.5%(赵泰亨(音),《韩国经济80年及未来增长战略》,2023年)。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10年后的增长率将是0%左右,20年后将变成负增长。这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   近代工业化文明的发源地是西欧。在被称为第四次产业革命时代的今天,它仍在继续。亚洲在这些浪潮袭来时沦落为殖民地,只是学习西方技术和制度。科技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不仅仅是由富有创造力和卓越的科学家、思想家和领导人一下子创造的。要有探索知识和信息、刺激讨论和创意发挥的社会氛围、新技术开发得到补偿的市场环境和制度基础、包容性的社会文化。从这一点看,东亚三国还跟不上西欧,虽然韩中日三国都模仿海外的技术、制度,制造业扩大的阶段,生产效率的提高,但随着到了需要自主进行革新和开发的阶段,还稍显落后。

  中国最近在科学论文发表数量上开始超过美国,但尖端技术和整体科学水平仍落后于美国。东方不如西方的不只是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更是如此。在英美发展起来的现代经济学是基于它们的市场环境和发展过程。虽然有经济对策,但没有后发产业国特征的增长率急剧上升、急剧下降时的重组对策。中国和韩国为了不跟随日本走30年的失落道路,应该发展自己所需的经济学。
  
  尽管如此,21世纪肯定会成为亚洲的世纪。到21世纪中期,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亚洲经济将超过世界经济的一半。到目前为止,欧美建立的世界经济秩序、国际机构支配结构(global governance)的改变将不可避免。作为亚洲的领导者,韩中日三国为了在世界秩序改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在这些国家迅速发展和积累知识。韩国虽然是个躯体较小的国家,但知识水平也不能落后。   归根结底,基础是最重要的。基础是知识、技术和革新能力。如果没有这些,经济增长和国家繁荣都很难持续下去。世界秩序变化的主导作用更加难以发挥。现在韩国应该发展大学,提高对知识和研究的社会补偿。韩美日合作固然重要,但从长远来看,韩中日知识交流与合作、相互刺激和学习也非常重要。如果说韩美日合作是政治外交的课题,那么扩大韩中日知识交流是展望未来的知识社会应该推进的课题。三国如果不超越矛盾和反目成仇的束缚,拓宽知识、经验共享,走上合作之路,世界的未来只会比现在更加不稳定。

  (后方支援记者:郭至君)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尔与韩国总统尹锡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共同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图源:新华社)

  中评社首尔8月14日电(记者 崔银珍编译)韩国西江大学名誉教授、前驻美大使赵润济日前在韩国《中央日报》上刊登评论文章,强调韩中日知识交流与合作非常重要。文章编译如下:

  韩中日这东亚三国面临着人口减少、生产效率下降、低增长等巨大障碍。一度中国的高增长进入2020年代后有所减弱,从2010年代的平均增长率7.7%降至过去4年的4.7%,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0年至19年的32%降至2020年至23年的24%。中国的经济活动人口已经从2015年开始减少,投资率虽然仍然很高,但不再增加。需要弥补这一缺陷的生产率自2010年以后一直呈下降趋势,最近中国政府再次出台了通过扩大财政、信用等扶持政策,但这只是暂时的效果而已。

  30多年前,日本就已经走上了这样的道路。由于贸易制裁、广场协议等,美国的牵制得到加强,老龄化开始,增长势头受挫,因此一直试图通过扩大财政和货币来刺激经济,但只助长了泡沫和危机,未能摆脱长期停滞。随着重组的推迟,生产效率下降,到2010年为止一直保持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地位现在被印度超越,沦落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依靠简单的扩大财政金融,背了世界最高的国家负债比率。

  韩国现在似乎也走上了类似的道路。在劳动供应和投资增长率下降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增长率下降,必须提高生产效率,但这在过去几年里也呈现出下降趋势。据韩国银行的报告书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50多年间,生产效率的提高对韩国经济增长因素贡献了约24%,但2010年代以后开始下降,过去3年间下降到了7.5%(赵泰亨(音),《韩国经济80年及未来增长战略》,2023年)。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10年后的增长率将是0%左右,20年后将变成负增长。这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