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台青:在西安成长 贡献交流“她”力量

黄洁如(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8月19日电(记者 海涵)西安创业台青代表黄洁如日前在“相约长安·青春同行”——2024陕台文化交流周活动开幕式上表示,“西安的城市建设发展很快,舞台非常大,机会也很多,我的格局和眼界一下打开了许多,也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和发挥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仿佛找到了与这座城市一起成长、同频共振的感觉。”她说,“我愿意继续运用自己成功的经验,鼓励更多优秀的女青年瞭解真实的大陆,帮助青年台胞尤其是女青年适应大陆的生活节奏。”

  来自台湾桃园的黄洁如是一名建筑师,她2014年来到陕西,2019年在陕创业,距今刚好满10年。黄洁如在西安创立了自己的空间设计品牌,主要从事建筑、空间设计等工作,她曾参与西安市和周边城市多项重大规划、乡村改建、医院、学校、等不同类型设计项目。同时黄洁如还是一名嫁到陕西的台湾媳妇,以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研究生。

  “之前在台湾工作时,接手的项目规模往往都很小。而在西安的公司还可以参与大规模的城市规划设计,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震惊和诧异的,我瞬间心动了。”黄洁如说,2014年,她怀抱着对文化古都的美好憧憬独自来到了西安发展,开启了忙碌的两岸奔波生活。

  直到今天,黄洁如还清楚记得她在西安第一次参与的项目,“那是西安东郊20世纪60年代留下来的纺织城旧城区更新案,那里遍布着前苏联风格的老式建筑与厂房,与西安十三朝古都、3000多年建城史古今交融,让我感到异常兴奋,整个街区满满历史感,让人一眼沦陷。”

  黄洁如感叹说,“西安的城市建设发展很快,舞台非常大,机会也很多,我的格局和眼界一下打开了许多,也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和发挥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仿佛找到了与这座城市一起成长、同频共振的感觉。”   之后的时间里,黄洁如陆续参与了西安半坡文化遗址博物馆、秦始皇陵博物馆等世界级博物馆国际设计竞图,“这些依托在文化之上的公共建设,对于想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规划领域一展身手的青年设计师,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谈及创业之路,黄洁如说,创业后她接手的第一个项目是一个拥有300间客房的酒店设计,“难以想象,一个初创工作室可以承接到如此规模的项目,这在台湾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工作需要,黄洁如更努力地瞭解西安的历史以及风土民情,也借此结识了许多在地的好朋友,北方人的直爽以及舒适便利的生活,让她更是决心要在此落地。在西北生活节奏相对于台北来说比较慢,她有更多的时间,用心感受西安的烟火气息、品味陕西小吃以及欣赏秦腔。

  “如今,我吃起油泼辣子凉皮,常常是干乾净净。”黄洁如说,来陕10年,她从一开始在饮食习惯和生活上的不适应到现在几乎已经完全理解和融入。“我非常享受和朋友在城墙边上的小摊摊上喝下午茶嗑瓜子,陕西话叫做‘闲撇’,意思就是闲聊。我经常会带一些刚到陕西的台湾青年认识我在西安的大陆朋友,大家分享着对生活以及时事的看法,透过这样形式的来往,也无形中促进了两岸的交流。”

  黄洁如说,作为扎根大陆的台湾女性代表之一,她发现随着西北的发展越来越好,愿意来陕生活的台湾女生也越来越多,已经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女性力量。“我愿意继续运用自己成功的经验,鼓励更多优秀的女青年瞭解真实的大陆,帮助青年台胞尤其是女青年适应大陆的生活节奏,协助她们利用更便利的惠台政策,增强来西部发展的意愿。”   据悉,2024陕台文化交流周以“弘扬中华文化,谱写青春华章”为主题,以两岸青年为交流主体,以中华文化交流为主线,是陕西省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两岸交流活动。主办单位包括:陕西省政府台办、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文旅厅、陕西省体育局、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委会,承办单位是陕西省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会。参加此次活动的台胞共有400人,其中包括300名台湾青年。

黄洁如(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8月19日电(记者 海涵)西安创业台青代表黄洁如日前在“相约长安·青春同行”——2024陕台文化交流周活动开幕式上表示,“西安的城市建设发展很快,舞台非常大,机会也很多,我的格局和眼界一下打开了许多,也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和发挥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仿佛找到了与这座城市一起成长、同频共振的感觉。”她说,“我愿意继续运用自己成功的经验,鼓励更多优秀的女青年瞭解真实的大陆,帮助青年台胞尤其是女青年适应大陆的生活节奏。”

  来自台湾桃园的黄洁如是一名建筑师,她2014年来到陕西,2019年在陕创业,距今刚好满10年。黄洁如在西安创立了自己的空间设计品牌,主要从事建筑、空间设计等工作,她曾参与西安市和周边城市多项重大规划、乡村改建、医院、学校、等不同类型设计项目。同时黄洁如还是一名嫁到陕西的台湾媳妇,以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研究生。

  “之前在台湾工作时,接手的项目规模往往都很小。而在西安的公司还可以参与大规模的城市规划设计,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震惊和诧异的,我瞬间心动了。”黄洁如说,2014年,她怀抱着对文化古都的美好憧憬独自来到了西安发展,开启了忙碌的两岸奔波生活。

  直到今天,黄洁如还清楚记得她在西安第一次参与的项目,“那是西安东郊20世纪60年代留下来的纺织城旧城区更新案,那里遍布着前苏联风格的老式建筑与厂房,与西安十三朝古都、3000多年建城史古今交融,让我感到异常兴奋,整个街区满满历史感,让人一眼沦陷。”

  黄洁如感叹说,“西安的城市建设发展很快,舞台非常大,机会也很多,我的格局和眼界一下打开了许多,也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和发挥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仿佛找到了与这座城市一起成长、同频共振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