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津:“台独史观”危害重重 破坏两岸和平

(中评社 袁晓麦摄)

  中评社青岛8月19日电(记者袁晓麦)以“铸牢民族认同共促民族复兴”为主题的2024年两岸关系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行。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英津在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时表示,“台独史观”危害重重,不仅弱化台湾民众的一个中国认同,阻碍了两岸民间的交流交往和社会融合,压缩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空间,恶化了岛内反“独”促统力量发展壮大的政治环境,更增加了外部势力介入台湾问题的便利。

  王英津在会上发言时表示,“台独史观”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弱化台湾民众的一个中国认同。经过三十多年的“台独史观”渗透,岛内民众“国家认同”已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将“中华民国”与台湾等同起来。在这种背景下,“中华民国是台湾”“中华民国台湾”等认知被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所接受,“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前途要由2300万台湾人民来决定”等论调逐渐成为台湾社会的公约数,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支持两岸统一的台湾民众愈来愈少。

  第二,阻碍了两岸民间的交流交往和社会融合。“台独”当局从历史、文化、教育、语言、民族等方面全方位地“去中国化”,致使各种“台独史观”论调甚嚣尘上,导致了台湾民众历史观的错位与混乱,强化了台湾民众“拒统趋独”的心理。在这一背景下,大陆争取台湾民心工作的难度大幅增加。   第三,压缩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空间。时至今日,“台独史观”已从岛内个别学者的观点,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所接受。近些年,尤其自2019年以来,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看法,发生了自20世纪90年代台湾政治民主化、国民党本土化以来最深刻、最复杂的变化,这集中体现在台湾民众对大陆的疏离感越来越远,进而使得大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国家和平统一进程的努力受到严重制约。

  第四,恶化了岛内反“独”促统力量发展壮大的政治环境。三十多年来,受“台独史观”的负面影响,岛内民众的中国身份认同、一个中国认同日趋淡薄,社会政治生态不断“绿化”,岛内统派力量生存发展的社会政治环境日益恶化,开展活动的难度随之增大,影响力的发挥受到严重制约。国民党出于选举利益的考量,不自觉地去迎合“反中、拒统”民意结构,致使其近些年的大陆政策徘徊不前,甚至出现倒退。

  第五,增加了外部势力介入台湾问题的便利。美国等外部势力不断为“台独”势力撑腰打气,为“台独史观”的传播提供外部支持。美台相互唱和、相互勾连,尤其在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台独史观”所塑造的台湾社会更加“亲美倚美”,这为美国插手干预台湾问题提供更多手段与途径。

  王英津表示,面对“台独史观”的蔓延及其危害,两岸同胞要立足于正本清源,大力揭批“台独史观”的谬误,并在此基础上,携手反制并逐步清除“台独史观”的危害。   王英津强调,鼓吹和推动“台独史观”的机构和首要分子,一旦触犯大陆《刑法》,必遭法律严惩。2024年6月21日,大陆两高三部联合发布了惩治“台独”顽固分子的《意见》。该《意见》第二部分明确规定:“利用职权在教育、文化、历史、新闻传媒等领域大肆歪曲、篡改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或者打压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国家统一的政党、团体、人员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一款规定,以分裂国家罪定罪处罚。另外,2024年8月7日,国务院台办网站、公安部政府网站同步新增了“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专栏”,不仅呈现了先前公布的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名单,而且还公开了两类“台独”顽固分子的线索举报邮箱。这表明了大陆与“台独”顽固分子誓不两立的决心。希望岛内鼓吹和推动“台独史观”的团体和首要分子,应该及早悬崖勒马。

  2024年两岸关系研讨会由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办,山东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承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台独史观’”的谬误与危害”、“摒除‘台独史观’,守牢共同精神家园”两项子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中评社 袁晓麦摄)

  中评社青岛8月19日电(记者袁晓麦)以“铸牢民族认同共促民族复兴”为主题的2024年两岸关系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行。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英津在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时表示,“台独史观”危害重重,不仅弱化台湾民众的一个中国认同,阻碍了两岸民间的交流交往和社会融合,压缩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空间,恶化了岛内反“独”促统力量发展壮大的政治环境,更增加了外部势力介入台湾问题的便利。

  王英津在会上发言时表示,“台独史观”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弱化台湾民众的一个中国认同。经过三十多年的“台独史观”渗透,岛内民众“国家认同”已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将“中华民国”与台湾等同起来。在这种背景下,“中华民国是台湾”“中华民国台湾”等认知被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所接受,“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前途要由2300万台湾人民来决定”等论调逐渐成为台湾社会的公约数,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支持两岸统一的台湾民众愈来愈少。

  第二,阻碍了两岸民间的交流交往和社会融合。“台独”当局从历史、文化、教育、语言、民族等方面全方位地“去中国化”,致使各种“台独史观”论调甚嚣尘上,导致了台湾民众历史观的错位与混乱,强化了台湾民众“拒统趋独”的心理。在这一背景下,大陆争取台湾民心工作的难度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