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台教育交流周启动 职业教育专场在京举行
中评社北京7月25日电(实习记者 罗方玲)7月23日下午,2024京台教育交流周·职业教育专场在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举办。来自京台相关学校、企业代表、职教专家等100余人参加了活动。本次论坛以“携手并进 共赢未来”为主题,聚焦职业教育,深化融合发展开展职教论坛、交流展示、创业大赛、参访体验等,促进京台职业教育领域人文交流、技能融通、人才共育。
在开幕式上,中共丰台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田涛介绍了丰台区职业教育所取得成果和区域教育资源优势,表示丰台作为首都功能拓展区、中心城区增长带、城南发展引领者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后发优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丰台将以“五气”连枝助推区域倍增发展,孕育出“花开盛世、丰宜福台”。将以本届论坛为契机,与台湾职技同仁同心同行,共同谱写京台两地职业教育发展新篇章。
北京市教育学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王福海在致辞中表示,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京台两地职业教育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希望进一步深化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林天良在发言中表示,希望京台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交流,共同开展职业教育产学研方面合作。
中华国际技职教育交流发展学会理事长吴茹慧表示,企业既是产教融合的责任主体,更应具有长远发展的战略目光和人才培养观念。企业要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把需求前置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打造学校、企业优势互补和更合格、更匹配的职业人才格局。
随后,京台两地职业教育专家邢辉和刘聪仁分别作了《产教融合的政策推动与实践探索》《台湾技职教育发展趋势与政策纲领》主题演讲。邢辉强调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产教融合的重要性,特别是如何通过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刘聪仁专家分享了台湾职业教育从1950年至今经历的多次变革,并指出其智慧转型的未来发展方向,期望校企能够实现 “1+1>2”的聚合效应,促进教育与产业互融共长。
论坛上还举行了京台职业人才培养授牌及合作签约仪式和京台餐饮大师及学生菜品制作成果展示。授予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台湾青年驿站”。北京市教育学会职业教育委员会与中华餐旅教育学会、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与北京恒泰丰餐饮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面点师进行豆沙包以及烧卖制作技艺展示,京台两地学生向大家展示由他们亲手制作的特色面点成品。
在论坛期间,京台两地的学校和企业家就餐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交流发言。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赵爱芹进行了题为《学校餐饮艺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言,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培养餐饮艺术与管理专业人才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台湾中华医事科技大学校长孙逸民、北京联合大学烹饪与营养教育系主任姜慧、高雄餐旅大学副教授屠国城、台湾职工教育与职业培训协会理事长孔祥科以及北京宴禧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秀龙等嘉宾也从各自的角度分享了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中的作用,对人才的需求和对职业教育的期望。
此外,论坛还特别启动了第三届“青创谷”京台青年创业技能大赛,旨在为两岸的青年创业者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和交流合作的平台。这一活动不仅激发了青年的创业热情,还帮助京台青年实现梦想,进一步推动两岸青年在创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据悉,为加强京台教育领域交流合作,促进两岸教育事业共同发展,7月22至28日,北京市举办2024京台教育交流周活动,由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三个专场组成。来自台湾教育界的110余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来京参加教育交流周相关活动。
自去年丰台区首次举办京台职业教育论坛以来,该论坛旨在充分利用首都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势,通过交流研讨、技能展示和产业合作等多种方式,努力构建一个促进京台两地在职业教育领域进行人文交流、技术融合和共同培养人才的平台,以加深两地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