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科技霸凌”还能维持多久?

  中评社香港8月13日电/据大公报报导,美国政府酝酿两年有多,白宫日前正式出台所谓“史无前例”的对华投资限制措施。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以行政命令方式,宣布限制乃至禁止美国对华三个领域的直接投资。这和之前拜登政府对华科技“脱钩”或“去风险”的领域基本重合,或者说是升级版,禁令涉及半导体、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三个领域。三大领域均处于全球科技最前沿,美国此举无非是通过持续的对华科技打压,遏制中国科技进步,确保美国在全球科技产业的竞争力。

  对此,白宫解释是限制三大领域的对华投资,能够制约中国发展先进军事、情报、监视和网络能力,以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这份行政命令所涉及的投资者也是广泛的,涵盖了私募投资、风险投资以及在华合资企业,都必须向美国财政部进行报备。这意味着,美国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不仅为美国投资者预设了投资中国三大科技领域的障碍,也给美国政府建了自我封闭的围墙。

  外交发言人表示,中方对美方执意出台对华投资限制措施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发言人指出,美方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限制美国企业对华投资,大搞泛安全化、泛政治化,其真实目的是剥夺中国发展权利,维护一己霸权私利,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科技霸凌。美方此举严重违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严重损害中美两国乃至世界工商界利益,其实质是搞逆全球化、去中国化。

  严重扰乱全球供应链稳定

  发言人强调,中方敦促美方切实履行拜登总统无意对华“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的承诺,停止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立即撤销错误决定,取消对华投资限制,为中美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环境。中方将密切关注有关动向,坚决维护自身权益。

  美国以国家安全名义对华出手是用滥的借口,经不起任何推敲,只能说是美国放大所谓“中国威胁论”的臆想,或说是美国恶人先告状的无理借口。美国对华科技战从“脱钩”到“去风险”,一直都是美国主动对中国科技企业出手;从制裁华为、中兴,到频繁将中国科技清晰纳入所谓“实体清单”,再到构建芯片联盟和构筑孤立中国的半导体供应链,美国始终是以技术霸权和科技优势对中国科技企业进行打压,造成中国“缺芯断链”,影响的是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威胁的是中国的国家安全。所谓美国国家安全,从来都是颠倒黑白的“恶人先告状”。   限制美国投资者对半导体、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在遏制中国三个领域科技竞争力的同时,也对美国投资者带来了伤害。美国的优势在于技术,通过技术优势,在全球高科技领域形成了一个美国主导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网络。中国不仅具有市场优势,而且拥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和人力资源优势。因此,无论在贸易体制、制造业体系和科技产业链供应链中,中美两国都具有互补性,和则双赢,斗则双失。

  美国政府也深谙其中道理,但是美式霸权戾气遮蔽了美国政府的理性思维。一方面,中国的发展与战略力量提升,让美国失去了大国自信,让美国患上不切实际的“恐华症”,并在美国弥漫成浓厚的反华氛围;另一方面,反华惯性推动美式民粹主义,无论驴象两党,都被裹挟进反华漩涡中。因此,从特朗普时代到拜登时代,反华已然成为美国的“政治正确”,而且变本加厉,从美国对华单挑的贸易战,到美国组团反华的“去风险”。

  不可能禁绝美企在华投资

  拜登政府也发现了美式组团反华的问题。虽然美国组成了庞大的反华同盟圈,而且不断对华出手而且动作很大,但是并未达到预期,反而让美国陷入反华疲劳战中。即使美国自身也感到力不从心,否则就不会有美国政府重要阁僚纷纷来华主动进行会晤交流,为中美关系缓颊。

  更讽刺的是,美国政府出台的对华投资限制,也和拜登政府原来严格的限制设想不同,而是在科技高端领域进行投资限制。美国政府重要官员也声称不是对中国的“经济封锁”,而是为了防止中国在三大领域取得优势。

  这不是美国对华的网开一面,而是发现自己祭出了更大昏招。一则,美国最大的优势是通过资本和技术的全球化收获红利,现在美国政府屡屡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干预美国资本的全球化流动和美国技术的全球化布局,严重损害了美国资本的利益,也拉低了美国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当然,也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国家形象,让美国从全球化的引领者变成单边主义的象征,当然也会削弱美元霸权。

  而且,美国也无法从根本上限制美国资本在华投资。以美国美光为例,虽然中国对美光产业进行了制裁,但是美光还是决定在华继续投资。全球新能源汽车标杆特斯拉,不仅在中国建设超级工厂,而且还要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因为特拉斯在中国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红利。中国超级工厂,不仅满足了特斯拉全球产能的40%,也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了良性竞争。

  当美国对高端科技领域对华实施投资和技术限制时,中国则在中低端芯片产业链站稳了脚跟,构建了成熟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美国媒体也发声提醒华府,美国在高端半导体供应链对华“去风险”已经造成美国在中低端半导体市场的“失守”,这也凸显拜登政府对华科技领域禁限措施的顾此失彼和左支右绌。   中评社香港8月13日电/据大公报报导,美国政府酝酿两年有多,白宫日前正式出台所谓“史无前例”的对华投资限制措施。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以行政命令方式,宣布限制乃至禁止美国对华三个领域的直接投资。这和之前拜登政府对华科技“脱钩”或“去风险”的领域基本重合,或者说是升级版,禁令涉及半导体、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三个领域。三大领域均处于全球科技最前沿,美国此举无非是通过持续的对华科技打压,遏制中国科技进步,确保美国在全球科技产业的竞争力。

  对此,白宫解释是限制三大领域的对华投资,能够制约中国发展先进军事、情报、监视和网络能力,以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这份行政命令所涉及的投资者也是广泛的,涵盖了私募投资、风险投资以及在华合资企业,都必须向美国财政部进行报备。这意味着,美国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不仅为美国投资者预设了投资中国三大科技领域的障碍,也给美国政府建了自我封闭的围墙。

  外交发言人表示,中方对美方执意出台对华投资限制措施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发言人指出,美方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限制美国企业对华投资,大搞泛安全化、泛政治化,其真实目的是剥夺中国发展权利,维护一己霸权私利,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科技霸凌。美方此举严重违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严重损害中美两国乃至世界工商界利益,其实质是搞逆全球化、去中国化。

  严重扰乱全球供应链稳定

  发言人强调,中方敦促美方切实履行拜登总统无意对华“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的承诺,停止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立即撤销错误决定,取消对华投资限制,为中美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环境。中方将密切关注有关动向,坚决维护自身权益。

  美国以国家安全名义对华出手是用滥的借口,经不起任何推敲,只能说是美国放大所谓“中国威胁论”的臆想,或说是美国恶人先告状的无理借口。美国对华科技战从“脱钩”到“去风险”,一直都是美国主动对中国科技企业出手;从制裁华为、中兴,到频繁将中国科技清晰纳入所谓“实体清单”,再到构建芯片联盟和构筑孤立中国的半导体供应链,美国始终是以技术霸权和科技优势对中国科技企业进行打压,造成中国“缺芯断链”,影响的是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威胁的是中国的国家安全。所谓美国国家安全,从来都是颠倒黑白的“恶人先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