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学者二轨对话 呼吁加强两岸沟通交流

NCAFP发布三方学者二轨对话纪要

  中评社华盛顿7月30日电(记者余东晖)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NCAFP)6月初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台海两岸“二轨对话”。来自两岸和美国的三方专家学者研讨台海形势,皆表悲观。他们呼吁两岸加强沟通交流,努力管控局势升级。

  根据NCAFP29日发布的对话纪要,此次对话在赖清德就职演说和解放军军演后举行,专家学者们的基本情绪是悲观的,主要是由于负面的美中关系和继续冻结的两岸关系。与会者担心,两岸关系将继续充满不可预测性,并继续互相指责。

  尽管存在悲观情绪,三方与会者仍提出建议:北京和台北之间的首要任务是缓和局势并培养互信。两岸迫切需要直接沟通,恢复两岸对话对于创造缓和局势的空间至关重要。为此,北京和台北应恢复海基与海协的两会对话与合作。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接触越安静越好。

  北京和台北也应努力恢复两岸旅游,促进文化艺术交流,增加两岸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恢复人文交流是重建连结的重要管道,互惠互利的互动不应被视为对对方的“奖励”。为此,双方应避免过度夸大赴对方的危险性,并消除交流障碍。

  随着美国总统大选临近,美国与会者敦促各方加强沟通和可预测性,以防止意外危机的发生。为了保留交往接触空间,有必要将噪音与讯号分开。两岸交流对话在维护和平方面取得了成功;过去45年的方法已经奏效,不应从根本上改变。

  令与会者担忧的是,尽管拜登政府努力澄清长期政策,但要求改变美国做法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们认为,应立即加强公众教育力度,让大众瞭解过去45年处理台海问题手法的利害关系、敏感度和价值。这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不是军事问题。

  从这个“二轨对话”可以看出,北京和华盛顿对赖清德的看法存在差距。参加对话的中国大陆学者认为,赖清德就职演说反映了他的“台独”立场和“倚美谋独”的意图。他们进一步指出,不仅措词重要,翻译同样重要。一位与会者指出,赖演说的英文翻译可能不显得那么有挑衅性,但中文版本听起来很不一样,明显宣扬新的“两国论”。由此在中国大陆互联网上激起对台更加强硬的论调,与会者担心,任何主张两岸关系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人都可能受到批评,甚至可能影响北京追求“和平统一”的政策。

  美国学者则提到赖清德就职演说中的“橄榄枝”,包括恢复两岸旅游业、陆生返台等。这些学者希望北京能积极回应这些提议,并敦促北京不要将恢复旅游业视为对民进党政府的奖励。美国学者称,北京与民进党之间缺乏2016年和2020年那样私下而直接的沟通管道,且2016年蔡英文就职演说与大陆沟通后,仍被拒之门外的试验,使得赖清德得出结论:北京立场已定,沟通和保证不管用。

  对话纪要指出,根本性的信任缺失导致两岸关系情势不断升级。北京与台北之间,北京与华盛顿之间,一方的立场宣示和重申,仍会引起另一方的质疑。

  与会者对台海形势的不可预测性表示担忧。美国和台湾的与会者称,台湾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灰色地带威胁”。一位美国学者认为,中国大陆对台湾加大施压的政策是为了加速统一,因为北京似乎对两岸关系越来越失去耐心。台湾与会者担心金门渔船事件的升级。随着台海军事活动的增加,发生事故风险也提升。美国和台湾的与会者特别担心危机升级的危险——如果赖清德做出北京方面认为非常令人反感的事情,北京诉诸额外的军事工具可能会迅速升级,台海将走向冲突的边缘。

  大陆学者指出,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是令人担忧的不可预测因素。如果特朗普获胜,人们担心他将重新利用台湾作为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一位中国与会者指出,北京不能依赖美国过去对台湾的承诺,因为美国新政府可以改变前任的政策。台湾内部政治也难以预测。北京将美国和台湾的内部政治视为未来三到四年两岸关系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

  三方学者对于威慑与外交的认识也存在分歧。北京在台湾海峡的首要任务是威慑台湾寻求“法理台独”与“渐进式独立”,这被美国视为大陆寻求“武统”。作为回应,华盛顿正在加强军事威慑,这被中国被视为美国支持“台独”,因此北京也必须加强对“台独”和美国支持台湾政策的威慑。

  美国参与者承认中国担心美国利用台湾作为遏制中国的工具并旨在阻止统一。然而,他们也认为,即将到来的和平统一是难以想像的,成功实现和平统一的唯一方法是让大陆对台湾人民更具吸引力。

  一位大陆学者承认,当北京向国际社会谈论其和平统一政策时,没有人真正瞭解该政策是什么。因此,北京应该更详细地概述其和平统一政策,包括这项政策与其军事战略之间的关系。北京并不认为统一是短期过程,因此有必要着眼长远,保持和平统一前景。

  一位台湾与会者回应强调,台湾并不寻求“法理独立”、“修宪”或任何反映主权变化的改变。北京应当考虑到台湾的民主及其民主进程,在目前的环境下,统一在台湾没有市场。因此,有必要维持现状,既维护和平与稳定,也确保台湾走向“法理独立”的政治压力得到遏制。

  对话既要指出,两岸直接沟通管道的缺乏显然导致了两岸立场的极度不信任和误解。所有与会者都强调两岸直接的民间交往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性。北京和台北都应该清楚,两岸接触是避免危机的关键,华盛顿应该继续强调支持台海两岸建立直接沟通管道。

NCAFP发布三方学者二轨对话纪要

  中评社华盛顿7月30日电(记者余东晖)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NCAFP)6月初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台海两岸“二轨对话”。来自两岸和美国的三方专家学者研讨台海形势,皆表悲观。他们呼吁两岸加强沟通交流,努力管控局势升级。

  根据NCAFP29日发布的对话纪要,此次对话在赖清德就职演说和解放军军演后举行,专家学者们的基本情绪是悲观的,主要是由于负面的美中关系和继续冻结的两岸关系。与会者担心,两岸关系将继续充满不可预测性,并继续互相指责。

  尽管存在悲观情绪,三方与会者仍提出建议:北京和台北之间的首要任务是缓和局势并培养互信。两岸迫切需要直接沟通,恢复两岸对话对于创造缓和局势的空间至关重要。为此,北京和台北应恢复海基与海协的两会对话与合作。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接触越安静越好。

  北京和台北也应努力恢复两岸旅游,促进文化艺术交流,增加两岸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恢复人文交流是重建连结的重要管道,互惠互利的互动不应被视为对对方的“奖励”。为此,双方应避免过度夸大赴对方的危险性,并消除交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