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台胞观文物 作为中国人非常光荣
中评社西安8月15日电(记者 海涵)参加“相约长安·青春同行”——2024陕台文化交流周活动的部分参访团于8月14日上午来到陕西考古博物馆,瞭解大陆考古发展脉络。
作为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将文物与出土背景结合,以考古的视角解读遗址,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总体特征,让公众走近考古、瞭解考古,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陕西考古博物馆常设展览以“考古圣地 华章陕西”为主题。在讲解人员带领下,台湾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台湾孙文学校总校秘书长谢大宁、前台北县长、台湾旺旺集团副董事长周锡玮依次参观了“考古历程”“文化谱系”“考古发现”“文保科技”四个展厅。
馆藏文物二十八星宿图引得参访嘉宾赞叹不已。这块形象图来自靖边杨桥畔汉代墓地中的渠树壕汉代砖室壁画墓墓室顶部,是我国考古首次发现的具有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的二十八星宿图,可以看到有北斗七星、伏羲、女娲、牛郎织女等。
此外,上官婉儿墓志也受到参访嘉宾关注。上官婉儿是武则天时期有“巾帼宰相”之名的内舍人,她的墓志内容补充了她在“唐隆政变”被杀后,由太平公主礼葬的相关信息。
更难得的是,馆藏文物罗婉顺墓志是首例考古出土的颜真卿真迹,被誉为“墓志界”艺术价值的“天花板”,既有文学和历史价值,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罗婉顺墓志由颜真卿于39岁时书写,提供了研究其早期书法风格的珍贵实物例证。
张亚中在参访后告诉中评社记者,“考古还原的是过去,展望的是未来。”他说,今天我们看到了整个历史走来的过程、看到了先人们在文化艺术方面的瑰宝,十分震撼和感动,也让我们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是非常光荣的事情。
张亚中表示,我们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相对于其他文明而言,整个中华文明保留得最完整,且最具延续性。被问及两岸在考古方面的合作空间,张亚中说,两岸专家应该一起努力呈现出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也希望两岸考古专家可以继续一起探究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问题。
谢大宁向记者表示,每次来陕西看到古都的风物,都很感动。这里是全世界文物保存最有系统、一脉相承、没有断层的地方,从中可以看到整个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陕西的文物如此完整、丰富、美好,这对所有中国人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据悉,2024陕台文化交流周以“弘扬中华文化,谱写青春华章”为主题,以两岸青年为交流主体,以中华文化交流为主线,是陕西省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两岸交流活动。主办单位包括:陕西省政府台办、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文旅厅、陕西省体育局、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黄帝陵文化园区管委会,承办单位是陕西省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会。参加此次活动的台胞共有400人,其中包括300名台湾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