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新政府要什么?美智库建言拜登团队
中评社华盛顿11月17日电(记者 余东晖)对于下一届美国政府,中国可能会有什么希望和要求?美国智库建言拜登团队,指中方将希望了解美国新政府下美中共存的条件,也会希望恢复高层对话机制。
布鲁金斯学会最新以“海外领导人将对拜登政府要求什么”为主题,集结众多学者对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建言献策。美中关系是亚洲部分的重点内容。
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执行主任罗彬(Robert D. Williams)指出,中国领导人将希望了解拜登执政期间的美中共存条件。一方面,中方将受益于美方信息一致性和行动可预见性的改善,他们还将期待有机会通过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和防扩散等全球挑战上重新合作,来保证双边竞争不失控。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可能会评估其面对艰巨的挑战,即美国政府重新与盟友和伙伴接触,协调阻止中国的行为,特别是在结合国家安全、经济和人权方面考虑的技术问题上。
罗彬表示,北京想知道华盛顿是否以及如何继续将矛头对准华为、字节跳动、腾讯和中芯国际等中国科技公司。拜登政府会否继续限制华为在全球5G基础设施中的作用?它会在多大程度上限制美国对中国公司的技术出口?它将如何管理跨境数据流动?美国会否将自己从数据、投资和人才的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孤立出来?
布鲁金斯学会非常驻高级研究员罗彬建议,随着中国官员越来越相信美国衰落势不可挡,华盛顿要想在这些问题上取得成功,就需要谨慎的政策调整、多边协调以及对美国竞争实力的投资。
绿点战略咨询创始人、布鲁金斯学会非常驻高级研究员唐兴(Daniel B. Wright)指出,北京希望与华盛顿建立高层对话机制。中国领导人非常希望与拜登政府的高级官员进行新型的高级别、规范化的互动。从北京的角度来看,定期的高层沟通将有助于承认中国的全球大国地位,为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恢复可信的工作关系创造机会,并在与拜登政府的互动中为中国领导人提供更多的可预测性。
曾在小布什时期任美国财政部中国事务主任的唐兴表示,由那时的财长保尔森创立并领导的美中战略经济对话(SED)就是一个典范。一年两次的内阁级接触和寻求联合行动,既响应中方的愿望,也推进了美国在市场准入、能源安全、知识产权保护、食品安全、气候变化和金融体系稳定等关键问题上的具体利益。有效的外交既要承认对方的需要,又要推进自己的利益。
唐兴强烈建议,拜登政府应重新建立某种形式的美中高层定期对话,最好是与少数高级领导人和以行动为导向的工作组进行对话,而不是像拜登当副总统时那样,展开过份拓展的努力。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和副主任麦瑞安(Ryan McElveen)指出,中国想知道美国将如何促进中国的人权和少数民族权利,同时面对美国国内的系统性种族主义。中方经常责备美国在人权和少数民族权利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
李成和麦瑞安表示,特朗普政府通过实施对穆斯林的旅行禁令、宣扬对难民的残酷对待、没有谴责白人至上主义或警察对黑人的暴行,助长了人权伪善的火焰。特朗普将新冠病毒打上“中国病毒”和“功夫流感”的标签,导致了一系列针对华人和亚裔美国人的仇恨犯罪。联邦调查局针对华裔美国人的新举措,增加了种族定性和公众对新麦卡锡主义的担忧。这些行为只会对威权政府有利,损害美国在世界眼中的形象。
李成和麦瑞安认为,拜登政府为美国提供了重振其价值观,在人权问题上重获道德制高点的机会。拜登已将解决种族不平等列为其四项首要任务之一。他们指出,虽然国家安全应该得到大力保护,但这种努力既不应损害美国的价值观,也不应削弱向中国人民伸出的“软实力”。
布兰迪斯国际商学院教授、布鲁金斯学会非常驻高级研究员佩特里(Peter Petri)指出,特朗普政府关于美亚关系的计划是在其“自由和开放的印太”的愿景里构建的,但其战略论述只提供了一个维度的解读--专注于与中国的战略竞争和四方(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的安全关系。印太愿景中的经济合作已经远远落后,收效甚微。
佩特里表示,东亚国家越来越感到必须在美中之间选边的压力。美国是它们长期的安全伙伴,而中国是它们正在崛起的经济伙伴。东盟最近发表的关于印太地区的展望报告刻意回避了孤立中国的措辞。所以东亚国家都想知道,在新政府下,华盛顿将如何调整美国与亚太地区合作的方式。
关于台湾,布鲁金斯东亚政策中心非常驻高级研究员卜睿哲(Richard Bush)表示,台湾的观察家们似乎非常担心拜登政府会带来什么。这反映了人们对奥巴马政府毫无根据的负面记忆,以及对特朗普政府政策的过度正面看法。特朗普政府对台的表现实际上是混杂的。台湾领导人似乎对拜登政策的前景有信心,他们也应该这样。
在朝核问题上,布鲁金斯学会安全、战略和技术中心高级研究员欧汉龙(Michael O Hanlon)指出,美韩只有很短的时间合作探索与平壤的去核协议。特朗普和文在寅让金正恩停止核试验和洲际弹道导弹试验,这是好事,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一成就能否持久。
欧汉龙认为,金正恩不太可能完全去核化,除非美国真的冒险或发动战争来强迫他,但战争带来的摧毁和伤亡不可接受。因而他建议,有意义的尝试是争取达成一项局部的临时协议,以可核查的方式消除朝鲜制造更多核弹的能力,以换取联合国和美国部分制裁。朝鲜现在可以保留其现有的核弹,但美韩应坚持,要实现关系真正正常化、美国完全解除制裁,朝鲜最后应消除现有核弹。这种方式可为首尔、北京和华盛顿提供可以共同合作的议题。
中评社华盛顿11月17日电(记者 余东晖)对于下一届美国政府,中国可能会有什么希望和要求?美国智库建言拜登团队,指中方将希望了解美国新政府下美中共存的条件,也会希望恢复高层对话机制。
布鲁金斯学会最新以“海外领导人将对拜登政府要求什么”为主题,集结众多学者对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建言献策。美中关系是亚洲部分的重点内容。
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执行主任罗彬(Robert D. Williams)指出,中国领导人将希望了解拜登执政期间的美中共存条件。一方面,中方将受益于美方信息一致性和行动可预见性的改善,他们还将期待有机会通过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和防扩散等全球挑战上重新合作,来保证双边竞争不失控。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可能会评估其面对艰巨的挑战,即美国政府重新与盟友和伙伴接触,协调阻止中国的行为,特别是在结合国家安全、经济和人权方面考虑的技术问题上。
罗彬表示,北京想知道华盛顿是否以及如何继续将矛头对准华为、字节跳动、腾讯和中芯国际等中国科技公司。拜登政府会否继续限制华为在全球5G基础设施中的作用?它会在多大程度上限制美国对中国公司的技术出口?它将如何管理跨境数据流动?美国会否将自己从数据、投资和人才的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孤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