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观察:美突关中领馆引大国关系失控之忧

美国突然关闭中国领馆引发加剧两国对抗之忧

  中评社华盛顿7月23日电(记者 余东晖)美国突然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在美国外交学界引起普遍的困惑与忧虑。许多美国专家质疑,特朗普政府出人意料的举动是出于选举需要;更多的人担忧,这种激进的举动可能导致日趋紧张的美中大国对抗关系走向失控,终究损害美国的利益。

  美国突如其来的行动,让很多美国国际关系学界的专家学者22日早上一觉醒来“大跌眼镜”。美国政府拟对华采取的行动,通常都会事先透过媒体放风,但此次行动却先由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被报告“火警”而曝光,从而引发外交和国际关系学界的强烈反响。

  美方专家学者们22日在社交媒体上热议这个事件。自然是有“强硬派”人士对此叫好,比如美国国会反华议员卢比奥称关闭中国驻休斯敦领馆“是必要的”,但更多的人却是表现出谨慎、困惑与忧虑,即便是一些平时对中国多有批评的学者亦如此。

  前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负责人何瑞恩(Ryan Hass)在推特上转发相关报道时评论:美国和中国是否都在关闭对方的领事馆?休斯敦换武汉吗?两国关系的螺旋式下降似乎正在加速。接着发出另一条推特:随着全球流行病的肆虐,全球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美中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现在感觉需要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进行直接、冷静、权威的沟通。相反,华盛顿和北京正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被关引发热议

  前五角大楼负责亚太事务的副助理防长邓志强(Abraham Denmark)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指出:问题不在于中国的“罪责”,而是突然关闭休斯敦领馆是否能解决问题。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甘思德在推特上点评:邓志强的说法是明智的建议。CSIS的另一位中国问题专家葛来仪在甘思德的推特上再评论:另外,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关闭美国驻香港领事馆作为报复,哪一方损失更大?

  即便是近年来对中国多有批评的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孔杰荣(Jerome Cohen)也质疑特朗普政府此举。他发推特指出: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有权要求美国政府就突然关闭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馆的依据作出严肃的解释。到目前为止所提供的简短而神秘的理由是根本不够的。

  孔杰荣指出,这一措施的代价将是巨大的,首先是对等地关闭美国在中国的一个主要领事馆,那将是美国的损失。没有强劲的领事存在,美国对中国情况的瞭解会越来越少。第一,美国媒体的进入机会减少。现在,美方的外交渠道也将受到影响。

  美国主流媒体在报道特朗普政府此举时,无不提到特朗普面对不利选情,表现得对华越来越急躁、越强硬。

  《纽约时报》指出,特朗普总统的竞选策略师担心他在抗击疫情方面的失败,最近几周一直在向他的支持者发出全面的反华信息。POLITICO网站刊发文章指出,特朗普为连任加速对中国的惩罚。特朗普开始在所有问题上惩罚中国,包括那些长期存在摩擦但以往特朗普经常淡化的问题。

  前美国助理国务卿拉塞尔(Daniel Russell)对《纽约时报》指出,关闭中国驻休斯敦领事馆“进一步减少了双方仅存的几条外交渠道,这是一个难以逆转的步骤。”他说:“中国指责此举更多地与总统政治有关,而不是与知识产权有关,这一点很难反驳。”

  布鲁金斯学会东亚问题专家波拉克(Jonathan Pollack)对路透社表示,自从1979年美中建交以来,他想不出有什么能与此次针对休斯敦领事馆的行动“相提并论”。他说:“特朗普政府似乎将这一最新行动视为总统竞选中的政治弹药···这是特朗普政府与中国逐底竞争的一部分。”

  美国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成员、代表缅因州的参议员金(Angus King)说,他没有获得关于此次关闭行动的任何最新情报,无论是关于选举还是美中之间的对抗行动,包括盗窃知识产权。他担心的是,美国这么做到底是要对抗,还是与不到四个月的选举有关?

  有意思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对中国有很多负面报道的美国主流媒体,在特朗普政府激烈地打出重拳后,这两天突然有了更多担心美中大国关系脱轨失控的声音。

  彭博新闻社22日的分析文章指出,关闭休斯敦领事馆的意外命令表明,现在特朗普政府中对华政策是鹰派当道。急于在新冠疫情上责怪中国的特朗普,听从由蓬佩奥领衔的一小群顾问,将美国政策推向几十年来最敌对的状态,导致一系列的制裁、限制和谴责,达到关闭休斯敦领馆的高潮。

  据彭博新闻社透露,给特朗普政府鹰派作风火上浇油的是蓬佩奥周边的一群顾问。彭博新闻社引用熟悉内部讨论人士的说法:蓬佩奥与他的顾问们已得出结论:美中两国从根本上互不相容,无法共存。因为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没有多少克制,蓬佩奥的团队协同发起空前的对华全力出击。尽管他们有些建议尚未被采纳或实施,但现在的氛围已被无情的负面所取代,温和的声音在特朗普政府的会议中都会被忽略。

  前美国驻华大使博卡斯(Max Baucus)对彭博新闻社指出,这某种程度上是由竞选驱动的。他说:“这是错误的方式来应对问题。如果蓬佩奥觉得他能够改变中国人的行为,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与其他一些人的表态大大削弱了中国改革者的力量,大大加强了中国强硬鹰派的力量。”

  无独有偶,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Ezra Vogel)22日在《华盛顿邮报》发表评论文章,题为“美国的政策正在把我们在中国的朋友推向反美民族主义”。傅高义指出,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和政治言论一直由对中国局势了解有限的官员主导。把中国人变成敌人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他说:“如果我们想鼓励他们为了我们的共同利益与我们合作,我们就需要对我们的政策进行一些根本性的反思。”

  这种主要由民主党人或温和建制派发出的声音现在会不会被特朗普政府听到,要打上大问号。蓬佩奥23日下午将在加州的尼克松图书馆发表针对中国的专题演讲,主题是“共产主义中国与自由世界的未来”,预期这将是特朗普政府推动世界与中国割裂的政策宣示。

  在美国11月大选之前,美中关系的大车正加速向深渊滑去,眼下还看不到踩刹车、调车头的迹象。

美国突然关闭中国领馆引发加剧两国对抗之忧

  中评社华盛顿7月23日电(记者 余东晖)美国突然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在美国外交学界引起普遍的困惑与忧虑。许多美国专家质疑,特朗普政府出人意料的举动是出于选举需要;更多的人担忧,这种激进的举动可能导致日趋紧张的美中大国对抗关系走向失控,终究损害美国的利益。

  美国突如其来的行动,让很多美国国际关系学界的专家学者22日早上一觉醒来“大跌眼镜”。美国政府拟对华采取的行动,通常都会事先透过媒体放风,但此次行动却先由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被报告“火警”而曝光,从而引发外交和国际关系学界的强烈反响。

  美方专家学者们22日在社交媒体上热议这个事件。自然是有“强硬派”人士对此叫好,比如美国国会反华议员卢比奥称关闭中国驻休斯敦领馆“是必要的”,但更多的人却是表现出谨慎、困惑与忧虑,即便是一些平时对中国多有批评的学者亦如此。

  前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负责人何瑞恩(Ryan Hass)在推特上转发相关报道时评论:美国和中国是否都在关闭对方的领事馆?休斯敦换武汉吗?两国关系的螺旋式下降似乎正在加速。接着发出另一条推特:随着全球流行病的肆虐,全球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美中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现在感觉需要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进行直接、冷静、权威的沟通。相反,华盛顿和北京正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