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观察:美芯片对华下狠手 老天看不惯?
中评社华盛顿7月17日电(记者余东晖)美国战略学界知名的“阿斯彭安全论坛”16日开幕,第一天第一场研讨会就发生了有趣的一幕:前谷歌首席执行官施密特正在大谈美国在人工智能高端芯片方面对华严厉管控取得成效之时,举行研讨的帐篷外,风雨交加,雷声隆隆。施密特尴尬地停顿,全场哄堂大笑。
一年一度在科罗拉多州小镇阿斯彭举行的“阿斯彭安全论坛”今年开幕后的首场研讨主题就是“中国挑战”。他们的研讨从美国对华高端芯片管控开始。主持人、《金融时报》记者赛瓦斯托普洛(Demetri Sevastopulo)问:与几年前美国在某些技术领域被中国追赶相比,现在的状况如何?
与谈嘉宾之一、前谷歌首席执行官施密特(Eric Schmidt)2021年担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人工智能主席时曾领衔提出一份700多页的报告,评估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的许多方面与美国相匹敌,有些方面甚至领先,建议美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遏制。
施密特宣称,特朗普和后续跟进的拜登政府限制中国获得特别的芯片是“正确的决定”,他们采取“快速和决定性的”行动,正在产生效果。比如两年前英伟达推出A100芯片,但现在中国自己生产不出类似A100性能的芯片,这对中国来说是“要把他们逼疯”的严重问题。美国及其盟友现在集体拥有比中国性能高得多的芯片。此外,投向中国芯片产业的外资,尤其是风险投资明显减少,投资总量现在已经少于美国。
“中国现在只有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两个公司在做重大的基础模型···”施密特正说者,突然头顶传来隆隆雷声。施密特停顿了一下,尴尬地笑笑,全场观众也笑了。
施密特接着说,两年前他担心的那些情形,包括中国在软件结构上会赶上来,而现在有理由得出结论:将来不会有另一个像字节和TikTok那样的全球的统一的标准平台。他认为中国会建设有别于世界其它地方的生态。
“总体而言,我们现在的情况比我预想的要好得多。并非所有的技术领域都是如此,比如在电动汽车、电池等问题···但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做得不错。”施密特话音刚落,又是一阵雷声隆隆,声势更响了。
似乎老天对美国在先进芯片领域的对华围堵打压之狠都看不下去了。在哄堂大笑之中,施密特自我解嘲:“有人对字节跳动真得不高兴”;主持人赶紧打圆场:如果中方能对天气有更大控制,我们就会有更大问题。
这个插曲开启了美方官员和专家对于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和技术“脱钩断链”的更深入讨论。
美国商务部负责产业安全的副部长埃斯特维斯(Alan F.Estevez)阐释“小院高墙”:我们只是控制少数可用于人工智能模型的高端芯片和达到一定水平的特定芯片,大多数普通芯片依然可以自由地出口中国。我们也控制可以生产那些高端芯片的特定水平的设备。
“在华盛顿,我生活在偏执妄想的泡泡中,并因为生活在这个偏执妄想的泡泡中而得到报酬。”这位主管对华出口管制的高官承认道,“想想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吧,我们一直都在看他们能生产什么,华为能生产相当不错的芯片,如升腾910B。我们一直都在看他们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以保护那些在‘小院高墙’里的东西。”
对于华为去年在美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期间推出新手机,中方是否有办法绕过美方出口管制,埃斯特维斯称,出口管制并非是断绝河流,美国这边要继续生产和创新,华为也有他们自己的能力和投资。他认为,华为手机中的芯片令他担忧的水平尚未达到他对人工智能芯片的担忧程度。“他们在推进,我们也在推进”。
施密特奉承拜登政府对华高技术管制的“天才战略”是,发现一个垄断公司,将管控机制落实到那个公司--阿斯麦公司。他称,美中竞争是广泛的,美方试图防止中国有能力使之失效的东西,“关键在于发现中国无法复制的那个控制点”。
美国不少公司担心“小院高墙”会变成“大院更高墙”,从而失去中国市场,反过来影响反哺美国研发能力。在美中竞争之下,美国公司该如何自处?
埃斯特维斯承认,短期内是会失去一些收益,但从国家安全角度看,美国必须考虑的重点是,保护长远游戏而不是短期游戏。他称,许多公司虽然受出口管制影响,但在中国运营得还不错。
阿斯彭战略集团和阿斯彭安全论坛执行主任曼纽尔(Anja Manuel)表示,美国与盟友伙伴要着眼于目标,那就是在技术上跑得更快,保持领先。领先有两种办法:一种是让对手蹒跚,美国商务部正在做这个事情;另一个是自己跑得更快,这就涉及让美国公司如何在世界上创新最快最好。她认为美国在科学研发方面的投入不足,比如去年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得到190亿美元的拨款,而中国研发经费是500亿美元。所以美国要更注意如何让自己跑得更快。
前美国副国务卿、波音公司全球公共政策高级副总裁拜根(Stephen Biegun)表示,相信美国公司能够进行调适,遵守政府的政策,但他们也关注中方会否报复,关注自己腾出的市场空间会否被别的公司填补,因而处于“小院高墙”中的公司还需要国际合作和协作,尤其是在美欧之间。
与会专家希望美国政府的“小院高墙”政策能更加明确。拜根承认,公司很难做到只是去风险而不脱钩,很难找到中间手法。他指出,在规则上澄清有帮助,包括中方也担心院子越来越大,围墙越来越高。大家都希望“小院高墙”能够更明确。
曼纽尔称,其实美中双方都在进行脱钩和去风险,双方的分裂是真实的,不管下届谁入主白宫,这种形势只会更加剧烈。
曼纽尔指出,美中商业关系实际上仍然相当活跃有力,这是需要保持的非常重要正面的方面。美中商业关系不只有技术等战略领域,还有农业、食品、消费品、娱乐产品等并没有国家安全之忧的产品,应当在中国有更大市场。
曼纽尔同意美国政府应当更加明确哪些属于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哪些不是,哪怕都是技术领域,里面也有无关战略安全的。她说,美中之间人文交往要继续,两国贸易要继续,两个社会要有连结。
埃斯特维斯说,技术领域里也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坐在波音副总裁旁边的他举例:很明显,美国希望对华出口波音737MAX,但不希望出口波音MQ25无人机。在此是分等级的。“小院”就是尖端技术领域,并非所有技术领域。
中评社华盛顿7月17日电(记者余东晖)美国战略学界知名的“阿斯彭安全论坛”16日开幕,第一天第一场研讨会就发生了有趣的一幕:前谷歌首席执行官施密特正在大谈美国在人工智能高端芯片方面对华严厉管控取得成效之时,举行研讨的帐篷外,风雨交加,雷声隆隆。施密特尴尬地停顿,全场哄堂大笑。
一年一度在科罗拉多州小镇阿斯彭举行的“阿斯彭安全论坛”今年开幕后的首场研讨主题就是“中国挑战”。他们的研讨从美国对华高端芯片管控开始。主持人、《金融时报》记者赛瓦斯托普洛(Demetri Sevastopulo)问:与几年前美国在某些技术领域被中国追赶相比,现在的状况如何?
与谈嘉宾之一、前谷歌首席执行官施密特(Eric Schmidt)2021年担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人工智能主席时曾领衔提出一份700多页的报告,评估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的许多方面与美国相匹敌,有些方面甚至领先,建议美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遏制。
施密特宣称,特朗普和后续跟进的拜登政府限制中国获得特别的芯片是“正确的决定”,他们采取“快速和决定性的”行动,正在产生效果。比如两年前英伟达推出A100芯片,但现在中国自己生产不出类似A100性能的芯片,这对中国来说是“要把他们逼疯”的严重问题。美国及其盟友现在集体拥有比中国性能高得多的芯片。此外,投向中国芯片产业的外资,尤其是风险投资明显减少,投资总量现在已经少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