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香港书展析特朗普新政:对台态度变化大
中评社香港7月19日电(记者卢哲)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第35届香港书展正在举行。香港书展八大讲座系列之一——“世界视窗”系列,17日举行了以“特朗普新政观察”为主题的讲座。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特朗普新政观察》一书主编王锦侠分享了对特朗普新政下一步走向的看法。王锦侠认为,与上一个任期相比,特朗普对待台湾问题的态度更加突出利益导向,更多地把台湾问题作为中美战略博弈的筹码,这是很大的改变,为下一步中美合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一定可能性。
在专题讲座上,王锦侠首先指出,特朗普新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就美国而言,它是“美国病”日趋严重、美国霸权日渐衰弱的标志性像征,也是美国政治力量希望维持美国霸权的奋力一博;就世界而言,它是权利与权力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剧烈较量的重要体现,是大国兴衰中“东升西降”、由西向东转移权力中心的焦点所在。
王锦侠认为,特朗普作为“帝王制总统”,他所推行的新政本质上是“七国模式”:强权治国、交易救国、关税富国、改革兴国、制造回国、扩张强国、推特报国。作为商人政治家交易型总统,特朗普喜欢坐地起价、漫天要价、讨价还价,体现出既往往出人意料、不可预测的巨大不确定性,又具有美国优先利益至上,围绕利益获得性一定程度上可预判的巨大确定性。
王锦侠分析,特朗普新政下一步一定会朝着“三化”方向发展:一是政治行为、执政风格的“帝王化”。二是国际交往、外交行为的“利益化”。面对美国各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特朗普新政的核心逻辑是以内政稳定为优先,通过减税、移民限制与关税政策强化“美国优先”战略。在国际交往中,他明确强调以交易特别是短期内能给美国带来什么实际利益作为外交首要准则。三是国内治理和党派斗争事务处理的“纠纷化”。
至于中美关系特别是中美经贸关系今后会如何发展,王锦侠认为,下一步的中美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一定会呈现出“一个状态、三个基本”的特点。一个状态即“缠斗”状态。王锦侠说,中美经贸关系“缠斗”常态化、复杂化进程中,充满了种种突发状况和意外事件的可能性,我们必须用战略性思维、复杂性思维、底线思维为指导,敢于并善于开展国际经贸斗争。在斗争中,要把“针锋相对”与“棉里藏针”结合起来,把“举轻若重”与“举重若轻”结合起来,把国内与国际结合起来,随着实力对比的不断变化,我们一定会形成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