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冰岩:华府大裁员与特朗普2.0行事风格
中评社北京4月30日电(记者 郭至君)中国评论通讯社、中评智库基金会日前在北京记者站召开了以“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国政策分析与展望”为主题的思想者论坛,多位美国问题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对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国内政外交诸多方面进行了评析与展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讲师孙冰岩出席并发言,内容如下:
最近,我对特朗普和马斯克主导的“大裁员”做了一些观察,他们预计要裁十几万人,其中裁的第一个大头就是美国国际开发署,要裁掉一万多人。裁员的第二个大头是美国国防部,预计要裁6万人,但是目前来看国防部要裁的都是边缘性人物,大部分都是试用期的,以及很多是从事国防后勤和国防医疗的,目前已经裁掉了差不多快2万人。第三个裁员大头就是美国的疾控中心(CDC)和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据我瞭解,因为特朗普在2020年搞对华疫情溯源,污蔑新冠病毒是所谓“中国实验室泄露”,当时美国NIH和CDC的很多人不认同特朗普的观点,所以应该是得罪了特朗普,包括得罪了当时担任美国情报总监的拉特克利夫,因而这次,可能这些拒绝论证疫情是实验室泄露的科研人员要被裁掉。而且共和党甚至还传播阴谋论说病毒是“中美两国的科学家一起搞出来的”,所以CDC和NIH将会成为特朗普裁员的第三个重点。
另外,我主要关注美国国防部的核心部门,尤其是从事作战指挥人员,包括美国情报部门的核心部门,情报部门到现在只裁了十几个人,而且裁的都是些从事情报后勤辅助技术的。我还听说美国现在的中情局局长拉特克里夫,他用各种理由搪塞马斯克推动的情报部门的裁员,他甚至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发起了一个美国情报部门的改革,他以改革和评估为理由,表示改革后再裁员,但要等到改完之后,不知道马斯克到时候还在不在位了。总之,美国的政府裁员基本上裁掉的都是试用期人员,包括一些在共和党立场上一直反对的,比如做DNA多元性研究的,包括美国的医疗、社保的,包括后勤的这些被裁掉,但实际上核心的人员不会被裁。
这次大裁员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带来什么影响?我认为影响最大的还是美国国际开发署。因为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职能不只是美国的国际开发,还负责在许多地区层面阻挠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项目,包括他们在很多地方与当地势力、地方媒体建立交情,抹黑“一带一路”,爆料所谓的“黑幕”或者是进行国际诉讼。一旦特朗普把他们国际开发署的很多驻外的站点裁掉,目前看特朗普只打算在拉美留2个站点,在非洲留6个站点,那样大多数原来专职抹黑中国的这些国际开发署人员基本上都被裁掉了,我相信这对于中国在海外推行国际合作项目的压力大幅减轻,尤其是在舆情方面或者是当地势力的反对方面会有减压。但其他方面,因为一些核心人员,像美国国务院、国防部、美国情报部门、国土安全部负责网络基建防御的这些人基本都还保留,所以对中国的安全及中美其他方面政策影响其实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