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筹办13年 高雄佛光山展敦煌石窟艺术
中评社高雄7月5日电(记者 蒋继平)佛光山佛陀纪念馆目前展出的“丝路光华 敦煌石窟艺术特展”,是佛陀纪念馆与大陆敦煌研究院联合策划,两岸携手前后共筹办13年,才有机会飞越4400公里来台展出,带来三座石窟、七座藻井和百余件文物,是敦煌莫高窟第一次在台湾展示,也完成星云大师两岸艺术文化交流遗愿,意义重大。展期从去年底登场到本月21日为止。
根据佛光山介绍,中国著名四大石窟之一的敦煌石窟,历史久远、自汉代以降,横跨多个朝代、规模宏伟,是佛教艺术心灵的故乡,有数不完、说不尽的故事,可谓佛教艺术的巨大宝藏。本次展出,重现敦煌莫高窟3座石窟及7座藻井等实体,其中包括经敦煌研究院3D打磨的“中心柱窟”,连同百余件真迹或临摹等珍贵文物,跨越4400公里首度在台现身,是百年来规模最大最精彩的敦煌特展。不过石窟重现的部分禁止拍照,若要欣赏只能亲自走一趟了。
此次特展分为5大单元呈现,分别是丝路漫漫、千年营建、灿烂佛宫、世俗百态、石破天惊。丝路漫漫的部分,呈现张骞出使西域,将沟通欧亚大陆、以丝绸贸易为代表的中西商道连接起来。这条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敦煌通往西域,直趋中亚、印度、西亚,以至欧洲大陆的陆路交通道路被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为“丝绸之路”,沿用至今。丝绸之路是贯通欧亚大陆的主要干线、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同时还是开展文化交流与汇通的桥梁。它的开辟,促进了古代中国与丝绸之路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相互瞭解,对古代东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起了重大作用。在这条绵延的漫长古道上,敦煌一直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镇。这里有月牙泉名闻遐迩,有雅丹地貌鬼斧神工,有两关悬泉苍凉悠远。公元前后,印度北传佛教沿着丝绸之路的阿富汗、中亚、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北侧,全面传到西域,接着传到了中国,并继续向东扩散,最远到达朝鲜和日本。随着佛教的发展和佛教文化的广泛传播,佛教艺术也在敦煌蔚为大观。
千年营建的部分,呈现莫高窟开凿始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据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立《大周李君莫高窟佛龛碑》载:“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366年),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于僔师窟侧,更即营建。伽蓝之起,滥觞于二僧。”自乐僔在鸣沙山麓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起,灿烂的敦煌佛教艺术从此诞生。
灿烂佛宫的部分,呈现敦煌莫高窟艺术,是在传统汉晋艺术基础上,吸收融合外来艺术的营养,形成具有中国风格的佛教艺术,是融建筑、雕塑、壁画三者于一体的立体艺术,生动地展现了中古时期中国千余年间的社会生活画卷;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较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存,代表了公元4至14世纪中国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是中国美术史上不可逾越的篇章。
世俗百态的部分,呈现敦煌石窟艺术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敦煌石窟艺术来说,虽然大多以佛教内容为主,但用以表现佛教义理的画面素材,是取自当时的现实生活,诸如城垣屋宅、亭台楼榭等建筑,家居饮宴、婚丧嫁娶、生子育儿、衣冠服饰等民俗风情,耕田、狩猎、纺织、酿酒、锻铁等生产场面和生产工具、步兵、骑兵的戎装、兵器和战争场面等,它在某种意义上是表现了一千年的古代社会生活的第一手数据,是非常珍贵的文化数据库。我们从中可见到不同的生活素材,以及不同文化元素的交融。
石破天惊的部分,呈现1900年5月26日,道士王圆箓Wang Yuanlu于第17窟(现编号)中偶然发现“藏经洞” Library Cave,里边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4世纪各种历史文本、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藏经洞的发现是中国乃至世界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是人类文化艺术史上永载史册的大事,它与殷墟甲骨、明清“内阁”档案大库、居延汉简一起被称为20世纪中古文献的四大发现。
中评社高雄7月5日电(记者 蒋继平)佛光山佛陀纪念馆目前展出的“丝路光华 敦煌石窟艺术特展”,是佛陀纪念馆与大陆敦煌研究院联合策划,两岸携手前后共筹办13年,才有机会飞越4400公里来台展出,带来三座石窟、七座藻井和百余件文物,是敦煌莫高窟第一次在台湾展示,也完成星云大师两岸艺术文化交流遗愿,意义重大。展期从去年底登场到本月21日为止。
根据佛光山介绍,中国著名四大石窟之一的敦煌石窟,历史久远、自汉代以降,横跨多个朝代、规模宏伟,是佛教艺术心灵的故乡,有数不完、说不尽的故事,可谓佛教艺术的巨大宝藏。本次展出,重现敦煌莫高窟3座石窟及7座藻井等实体,其中包括经敦煌研究院3D打磨的“中心柱窟”,连同百余件真迹或临摹等珍贵文物,跨越4400公里首度在台现身,是百年来规模最大最精彩的敦煌特展。不过石窟重现的部分禁止拍照,若要欣赏只能亲自走一趟了。
此次特展分为5大单元呈现,分别是丝路漫漫、千年营建、灿烂佛宫、世俗百态、石破天惊。丝路漫漫的部分,呈现张骞出使西域,将沟通欧亚大陆、以丝绸贸易为代表的中西商道连接起来。这条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敦煌通往西域,直趋中亚、印度、西亚,以至欧洲大陆的陆路交通道路被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为“丝绸之路”,沿用至今。丝绸之路是贯通欧亚大陆的主要干线、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同时还是开展文化交流与汇通的桥梁。它的开辟,促进了古代中国与丝绸之路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相互瞭解,对古代东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起了重大作用。在这条绵延的漫长古道上,敦煌一直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镇。这里有月牙泉名闻遐迩,有雅丹地貌鬼斧神工,有两关悬泉苍凉悠远。公元前后,印度北传佛教沿着丝绸之路的阿富汗、中亚、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北侧,全面传到西域,接着传到了中国,并继续向东扩散,最远到达朝鲜和日本。随着佛教的发展和佛教文化的广泛传播,佛教艺术也在敦煌蔚为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