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贝尔:疫情可能是美第三场大危机
中评社华盛顿3月4日电(记者余东晖)前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Kurt Campbell)暗示,美国浪费了中国严格防疫措施给美国争取的时间,没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他担心,新冠疫情有可能成为继九一一事件和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在冷战结束后面临的第三场重大危机。
身为民主党人,坎贝尔3日在华府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出席跨党派对话会,与哈德逊杰出研究员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就“美国外交政策与世界事务”对谈。米德最近发表在《华尔街日报》上有关中国新冠疫情的文章--“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引发轩然大波。米德对中评社表示,文章的标题是《华尔街日报》起的,他对此不予置评。
对话会一开始,米德就问坎贝尔对新冠疫情的看法:这到底是重大事件呢,还是一场过眼烟云?坎贝尔表示,首先不得不诚实地说,我们不知道,有许多事情不知道,但确有迹象让我们担忧。
“我不认为美国已经有效检测了。中国人采取的难以置信的严苛措施曾经给予我们时间,但我不确信我们有效使用了那些时间。每天我们似乎都不确信该预期什么,如何在美国扩散,会否见到社区疫情爆发或者密集活动。很明显,像养老院这种地方在这种时候会有巨大风险。”坎贝尔说道,他显然在指爆发集中感染疫情的华盛顿州柯克兰一家养老院,并且暗示美国浪费了过去一个多月时间。
坎贝尔相信,今后几个月疫情发展有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根本性的放缓。他指出,过去几个月的很多时候,美国在谈论是否应当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中国保持距离。“我们将看到许多领域出现短缺现象,包括中国和亚洲其它国家生产的药品和医疗设备都会出现短缺。供应链和人员往来受到影响。”
作为美国知名战略专家,坎贝尔特别感到担忧的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有过两场重大危机,一场是2001年的九一一事件,另一场是2007年到2009年的金融危机。他说,这场新冠疫情可能成为第三场大危机。
现任亚洲集团总裁的坎贝尔指出,现在世界的政治氛围更像1930年代那种分裂的、民族主义的氛围,导致国家之间趋于分离而不是合作。这场疫情需要全球金融和卫生健康专家的合作,需要美国的领导性,但在许多主要国家,包括美国、中国、日本、韩国,都有一种单干独行的趋势,而这种手法是不足的。
美中两个大国各行其是,不仅是坎贝尔的担忧,也是美国不少提倡多边主义学者的担忧。维拉诺瓦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沈岱波(Deborah Seligsohn)日前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专文,题为“美国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中卫生合作崩溃。这是成本”。
2003年至2007年在美国驻华使馆担任环境、科学、技术和健康顾问的沈岱波指出,过去几年,美国政府已经放弃了与中国在传染病领域至关重要的合作。特朗普执政以来,前朝政府的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停摆,双方高官就包括卫生健康在内的所有领域进行定期磋商的场所被取消。即使是较低级别的会议,例如《科技合作协定》下的会谈也被推迟。
沈岱波指出,在特朗普任内,美国卫生部长和疾控中心主任访华之类的活动减少。她说,如果没有定期举行高层会晤和访问,推出新举措,深化现有关系,合作充其量只能是死气沉沉。更糟糕的是,合作会衰退,正如现在人们所看到的这样。
据沈岱波介绍,美国疾控中心过去在中国有一个强大的项目,有多达10名美国专家在中国工作,有40多名当地工作人员,其中大部分是传染病专家。在特朗普政府内,美国疾控中心在中国的项目减至3名美方专家和几名当地雇员。双方合作的“新发疾病监测项目”(EID)也被取消。她说,如果这个项目仍全力运行,就不需要像特朗普政府上个月所做的那样,争取派出一个卫生专家小组去中国,因为美国在当地就有熟悉的有信任关系的人。
沈岱波表示,近年来美中科学合作被描绘成只对中国有利,但联合研究不仅让美国研究人员能够接触到中国的优秀合作伙伴,还能接触到美国不存在的清洁能源试点开发等设施。在涉及生物学的领域中,合作是最需要的。研究人员不接触疾病就不能研究疾病,而疾病在世界不同地方出现。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疾病防控中心在世界各地设立办事处来跟踪新出现的感染。
沈岱波表示,共同努力已取得重要成果。许多人评论说,中国人很快就完成了新冠病毒基因组的测序并发表了成果。那是因为20多年前,几家中国实验室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从而发展出了这种专长。
最后沈岱波强调,在共和党和民主党总统的几十年里,美中卫生合作得到培育和发展。战略科学合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如果我们不能在应对新出现的感染等风险方面开展合作,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她说,世界越来越拥挤,变化也越来越快。新的感染将会出现。我们忽视从以前的流行病中吸取的教训,这是危险的。
中评社华盛顿3月4日电(记者余东晖)前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Kurt Campbell)暗示,美国浪费了中国严格防疫措施给美国争取的时间,没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他担心,新冠疫情有可能成为继九一一事件和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在冷战结束后面临的第三场重大危机。
身为民主党人,坎贝尔3日在华府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出席跨党派对话会,与哈德逊杰出研究员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就“美国外交政策与世界事务”对谈。米德最近发表在《华尔街日报》上有关中国新冠疫情的文章--“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引发轩然大波。米德对中评社表示,文章的标题是《华尔街日报》起的,他对此不予置评。
对话会一开始,米德就问坎贝尔对新冠疫情的看法:这到底是重大事件呢,还是一场过眼烟云?坎贝尔表示,首先不得不诚实地说,我们不知道,有许多事情不知道,但确有迹象让我们担忧。
“我不认为美国已经有效检测了。中国人采取的难以置信的严苛措施曾经给予我们时间,但我不确信我们有效使用了那些时间。每天我们似乎都不确信该预期什么,如何在美国扩散,会否见到社区疫情爆发或者密集活动。很明显,像养老院这种地方在这种时候会有巨大风险。”坎贝尔说道,他显然在指爆发集中感染疫情的华盛顿州柯克兰一家养老院,并且暗示美国浪费了过去一个多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