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观察:美挺台“切香肠”达新高度?

萨特认为,美国在对台手法上也有“切香肠”策略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中评社华盛顿11月1日电(记者余东晖)尽管外界相信特朗普本人执政以来在台湾问题上比较克制,但有美国专家承认,其实特朗普政府和美国国会支持台湾的许多举措,正以“切香肠”的渐进、灵活方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乔治·华盛顿大学日前举行的两岸关系研讨会上,美国知名台海问题专家萨特(Robert Sutter)指出,美国对台姿态的改变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正在发生的情形在他看来是过去40年没有的,美国支持台湾的政策力度和意愿是非同寻常的。

  谈到台湾问题时,中国官方会强调“一个中国原则”,美国官方会提到“一个中国政策”。在美国人的眼里,原则和政策是不同的,而美国官方过去一段时间提到“一个中国政策”时通常都会可以加上“我们的”,亦即美国许多学者公开宣称的,“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是由美国自己定义的,不是由中方定义的。

  不可否认,即便“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被加入了“台湾关系法”,美国官方认为执行“台湾关系法”并不违反“一个中国政策”,但在美中建交后的40年间,除了“台湾关系法”施行之初,1980年代中后期,1989年到1990年代中期,小布什政府前期等4个时期,美国重估对台政策,加强挺台姿态之外,美国官方开展与台湾的“非官方关系”总体上相对谨慎,主要是担心处理台湾问题不当而影响到更大、更重要的美中关系,经常不愿为了支持台北而刺激北京。

美国智库研讨两岸关系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然而,在萨特看来,现在美国官方处理对台关系进入了第5个例外期,而且美国官方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解读“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美国官方对台手法出现了“渐进式但实质性的”变化,许多支持台湾的举措和活动是“前所未有”的,包括美舰例行且公开穿行台海;以召回美国驻外大使方式帮助台湾保“邦交国”;蓬佩奥、彭斯等高官公开支持台湾,要求别国不要与台湾断交;美国国防部印太战略报告将台湾列在“国家”名下;台湾驻纽约官员受美之邀参加在联合国举行的活动;博尔顿与李大维会晤被公开等。

  更遑论,美国国会接连通过支持台湾的法案,包括“台湾旅行法”、“亚洲再保证倡议法”、“国防授权法”相关条款,以及最新的旨在帮助台湾保“邦交国”和参与国际活动的“台北法案”。美国国会议员挺台声浪高涨,对行政部门的施压也升高,促使美国行政部门官员在言行上更大胆、明确地支持台湾,批评和反制中国大陆。特朗普政府前三年已经宣布近120亿美元的对台军售;8月份宣布的售台66架F-16V先进战机,要是放在十年前一定会导致美中关系发生重大波折。

  萨特说,以前美方对台通常秘密做的事情,现在当着北京的面反覆公开地做;以前美国国务院通常扮演克制开展对台非官方关系的角色,而现在却成了推动美台关系的发起者;还有许多防务、情报及其它合作活动在悄然进行。他指出,这种非同寻常的变化总体上仍以不刺激中国、不招来逆火的方式进行,表明美国在对台方面也有其“切香肠式”策略。

萨特相信,美国以加大支持台湾来反制中国大陆的手法会继续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美国大力支持台湾,与原来限制美台交往的“刹车”减弱有关。萨特分析,原来担心推进美台关系会激怒北京,损害美中关系,让美国盟友忧心的顾虑,现在被美中紧张关系所超越,尤其是美中贸易战,以及现在美国举全政府之力回击中国的策略挑战原来的对华接触政策。美国现在也不像担心陈水扁那样,担心蔡政府会利用美国的支持推进“台独”。萨特承认,随着中国军力增强,政经影响力扩大,不激起中国的强烈反应,仍是制约美台提升关系的主要“刹车”。

  虽然被广泛视为“重利轻义”的特朗普并不重视台湾,但在美国全力展开大国竞争的背景下,美国要回击中国,就难免拿台湾来当棋子,尽管有许多人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萨特说,美台关系为美国决策者施加代价以期影响中国行为提供了“杠杆”;台湾在印太区域的关键位置和角色,是美国决策者在印太与中国竞争所器重的元素;中国大陆加大对台施压,美方公开指责北京“改变台海现状”;台湾在价值观上与美国想在亚太推进的价值观契合等,也是美方加大挺台的原因。

  在这种种驱动因素之下,萨特相信,美国加大挺台力度的手法,即便换了总统,换了政府,也不会减弱,预期会继续下去。

萨特认为,美国在对台手法上也有“切香肠”策略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中评社华盛顿11月1日电(记者余东晖)尽管外界相信特朗普本人执政以来在台湾问题上比较克制,但有美国专家承认,其实特朗普政府和美国国会支持台湾的许多举措,正以“切香肠”的渐进、灵活方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乔治·华盛顿大学日前举行的两岸关系研讨会上,美国知名台海问题专家萨特(Robert Sutter)指出,美国对台姿态的改变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正在发生的情形在他看来是过去40年没有的,美国支持台湾的政策力度和意愿是非同寻常的。

  谈到台湾问题时,中国官方会强调“一个中国原则”,美国官方会提到“一个中国政策”。在美国人的眼里,原则和政策是不同的,而美国官方过去一段时间提到“一个中国政策”时通常都会可以加上“我们的”,亦即美国许多学者公开宣称的,“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是由美国自己定义的,不是由中方定义的。

  不可否认,即便“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被加入了“台湾关系法”,美国官方认为执行“台湾关系法”并不违反“一个中国政策”,但在美中建交后的40年间,除了“台湾关系法”施行之初,1980年代中后期,1989年到1990年代中期,小布什政府前期等4个时期,美国重估对台政策,加强挺台姿态之外,美国官方开展与台湾的“非官方关系”总体上相对谨慎,主要是担心处理台湾问题不当而影响到更大、更重要的美中关系,经常不愿为了支持台北而刺激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