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协举办新闻茶座 解读三中全会精神
中评社北京7月25日电(记者 海涵 实习记者 罗方玲)中国记协于7月25日举办“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新闻茶座,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中外记者进行交流,并回答记者问题。
高凌云表示,二十届三中全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次全会最重要的一个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是一份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高凌云说,这个《决定》一共15个部分,60条,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阐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个板块是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来全面部署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改革。第三个方面主要是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的决定。《决定》提出来300多项重要的改革措施,多是涉及到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一些内容,其中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提升。整体来看,《决定》深刻阐释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要求、重要举措和根本保证等等重大问题,后面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也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
高凌云分析了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代背景。他指出,本次会议强调我们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个关键时期的特点就是“三个面对”,一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二是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三是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从外部来看,这一背景紧扣了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复杂多变的格局;从自身发展来看,这一背景紧扣了人工智能、互联网、绿色发展等等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及中国基本矛盾的变化。
本次全会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为核心议题。高凌云指出,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四个“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特别提到了四个“迫切需要”:一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二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三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四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至远的迫切需要。全会进一步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五个主要目标,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凌云认为,这个总目标既同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一脉相承,又同中国共产党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相衔接彰显了中国改革一以贯之的坚决和自信。
高凌云指出,《决定》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被定义为七个聚焦,为新时代的中国发展指明了方向。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和聚焦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每一个聚焦都对应着《决定》里相关的具体改革措施。
最后,高凌云还分析了三中全会对于世界的影响。他认为,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让世界受益。首先,二十届三中全会可以为国际社会观察新时代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等等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或者是一个及时的窗口。第二,全会还明确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第三,全会提出要努力去推动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安全倡议和文明倡议,这将为解决当前这些全球性的问题、实现全人类共同的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评社北京7月25日电(记者 海涵 实习记者 罗方玲)中国记协于7月25日举办“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新闻茶座,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中外记者进行交流,并回答记者问题。
高凌云表示,二十届三中全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次全会最重要的一个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是一份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高凌云说,这个《决定》一共15个部分,60条,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阐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个板块是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来全面部署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改革。第三个方面主要是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的决定。《决定》提出来300多项重要的改革措施,多是涉及到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一些内容,其中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提升。整体来看,《决定》深刻阐释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要求、重要举措和根本保证等等重大问题,后面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也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
高凌云分析了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代背景。他指出,本次会议强调我们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个关键时期的特点就是“三个面对”,一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二是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三是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从外部来看,这一背景紧扣了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复杂多变的格局;从自身发展来看,这一背景紧扣了人工智能、互联网、绿色发展等等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及中国基本矛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