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乙:政府报告涉台论述解读 具有双重特质
中评社香港3月6日电(作者 丁乙)李强总理3月5日在十四届三次人大会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对台工作的论述虽然很短,只有117个字,但却十分精准务实,展现出新时代两岸融合发展的战略定力与实践深化。报告以“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为纲,既延续了大陆对台政策的一贯主线,又在实践中展现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这份承前启后的政策宣言,既是对过去三年两岸关系发展经验的系统总结,更是面对复杂形势擘画的行动蓝图。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报告以2024年两岸融合发展实绩为重要支撑,凸显政策落地的务实性与前瞻性,是以实绩为基的两岸融合发展战略深化。
一、政策框架的延续性与系统性提升:基于2024年实绩的深化
相较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经济融合-文化认同-国际参与“三维政策框架”,2025年对台论述呈现出三个显着特征,而这些特征均得到去年实践成果的强有力支撑:
1,战略逻辑更清晰
报告首次将“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置于“反对台独分裂”之后,凸显制度建构的基础性作用。这一调整与去年两岸经济深度融合的实绩密切相关。两岸经济合作方面,去年在大陆经济回暖向好有力牵引下,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稳中有进,经济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两岸贸易总额2929.71亿美元,同比增长9.4%,大陆新增台资企业7941家,同比增长1.6%,台商在大陆投资领域进一步向高端制造、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拓展。在对台制度创新方面,福建自贸试验区率先为台胞提供定制式职业资格服务和“台胞证+社保卡”集成服务,台胞在大陆办理政务事项实现“一卡通”,制度便利性提升,直接激发了台胞参与融合发展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