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心仪:台湾课纲问题显而易见 需及时补救

第十届中华文化论坛现场(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 海涵)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不久前在第十届中华文化论坛上发表观点称,在有效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教育十分重要。大陆的课程标准中已置入大量经典教材,台湾民间若也能积极推动,使经典成为小学品格教育教材,亦可使中华民族下一代思想语言沟通无碍。

  段心仪表示,融合本就是中华文化的强项,更是民族复兴的要件。中国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可划分为56个民族,和中国有陆地边界接壤关系的更有14个国家,他们分别与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地理历史文化上的联系。治理如此复杂而庞大的国家,必须建立全国一致的核心价值观,又得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进行适当调整,以提供各民族的发展空间,非殚精竭虑不足以毕其功。对照蒙藏新疆等地,台湾本来相对单纯,但因为世界局势的发展,却让事态益趋复杂。台湾是个以汉民族为主的地区,三百年来深受中华历史文化教育的熏陶,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应是血脉中的天然基因。即使期间曾被日本殖民五十年,随后八十年也该起到拨乱反正之功。但西方势力谋我中华之心从未消减,台湾地理位置又适当要冲,成为双方势力消长的关键筹码。两蒋之后,西方势力遂从教育文化着手,进行西方价值观的移植,造成两岸历史文化观的巨大鸿沟。若未能及时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但将是民族统一的障碍,统一后也是必然的隐患。

  如何有效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呢?段心仪特别谈到教育的重要性。她说,台湾1990年代以来进行一连串的教育改革措施,不论是法令、师资、课程、教学、教科书等方面,均有重大的变革,堪称台湾教育史上变动最剧烈的阶段。教改并未能解决台湾社会升学焦虑、学生快乐学习等问题,反而在去中华历史文化道德方面发挥极大功效,造成两岸统一最大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