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大乌龙:情报员信息外泄
据台媒报导:负责“肃贪防弊”的台防务部门政风室目前正在进行所有负责财务、采购人员以及上校以上人员的财产申报,包括所有将官、“参谋总长”梅家树以及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因此陆续将申报数据传送给个人。不料在此过程中,有工作人员误将记载所有人员财产数据的名册档案当成附件,一并寄给申报人以及各军种承办人员。不少人收到数据后,发觉竟然看到自防务部门负责人以下所有重要人员的个人资料,立刻向上汇报。
虽然这份申报名册通过防务部门内网发送,但有人忧心所有人都是有好奇心的,一旦收到这份数据,相信多少都会因好奇而浏览。财产申报资料中,不但有申报人个人及年满20岁以上家属的数据,还有各项收入以及个人存款、不动产、投资,甚至包括具有价值的收藏,“一旦看到内容,无异于把一家人私密财务全都摸透”。台军方人士担忧,万一数据遭有心人下载留存,或私自保留,“又不慎遭到黑客窃取,或刻意外流,外泄的概率相当大”。
个人财务医疗信息曝光
台军方表示,第一时间已要求各单位采取公文系统退件等方式,进行风险管控,并针对全案检讨疏责,强化公文作业管制流程,以防范类似情况再度发生。
对于此事,岛内一名退休高阶情治官员并不感到意外,直言“迟早会出事”,因为除了财产申报外,包括税务单位、监理单位、户政单位以及医疗单位等数据全部联机,情报员必须使用真名,不能用化名,身份很容易曝光。
有知情人士透露,情报单位当年为了情报员报税争取用化名、隐匿真名,与相关单位吵过好几次,但最后当局未同意。为了保护情报员的身份,他们采取变通的做法,即将情报员安插打散在全军各特定单位报税,不用“军情局”或“国安局”的名义,但因为情报员领“情报加给(补贴)”,比特定单位的同级别人员薪水高,还是能轻易辨别出他们的身份。
对于此次事件,不少台湾网民表示,“这就是外行领导内行的结果,在草包的带领下犯了低级错误”。还有人说,“什么都能泄露,真的好无奈……任用非专业人士为主的当局,这种失误只是日常表现”。
台湾前空军副司令张延廷撰文称,最近两件新闻暴露出台军方毫无保密的警觉性,恐成为安全的最大短板。一是台陆海军采购“毒刺”导弹数量由500枚大增至2530枚,在美方尚未批准前即公布预算。二是台防务部门发生重大泄密,可能大幅损伤台军的情报战力,后果相当严重。文章认为,这两起事件难以亡羊补牢,且凸显台军方的保密措施松散。
据台媒报导:负责“肃贪防弊”的台防务部门政风室目前正在进行所有负责财务、采购人员以及上校以上人员的财产申报,包括所有将官、“参谋总长”梅家树以及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因此陆续将申报数据传送给个人。不料在此过程中,有工作人员误将记载所有人员财产数据的名册档案当成附件,一并寄给申报人以及各军种承办人员。不少人收到数据后,发觉竟然看到自防务部门负责人以下所有重要人员的个人资料,立刻向上汇报。
虽然这份申报名册通过防务部门内网发送,但有人忧心所有人都是有好奇心的,一旦收到这份数据,相信多少都会因好奇而浏览。财产申报资料中,不但有申报人个人及年满20岁以上家属的数据,还有各项收入以及个人存款、不动产、投资,甚至包括具有价值的收藏,“一旦看到内容,无异于把一家人私密财务全都摸透”。台军方人士担忧,万一数据遭有心人下载留存,或私自保留,“又不慎遭到黑客窃取,或刻意外流,外泄的概率相当大”。
个人财务医疗信息曝光
台军方表示,第一时间已要求各单位采取公文系统退件等方式,进行风险管控,并针对全案检讨疏责,强化公文作业管制流程,以防范类似情况再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