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冰雪世界升腾起炙热两岸情
车门一开,音乐响起,村民们扭着东北大秧歌,热情迎接宝岛“小凤梨”的到来,现场一片欢腾。
品尝特色美食、体验冰雪乐趣、广交好友、感受大陆经济社会发展……23日至28日,参加全国台联第三十届台胞青年冬令营的台青们走进吉林,在冬日里感受最炙热的两岸情。
大陆同胞热情无比
这是台青杜玉洁第一次来东北。“村民们这般欢迎我们这群陌生人,让我很惊讶,被无比的热情感染。”一下车,她不由自主加入秧歌队伍,尽情跳了起来。
在北方,包饺子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仪式。二合村村民招待台青们包起酸菜、猪肉大葱等各种馅料的饺子。热气腾腾间,首次见面的村民与台青欢声笑语,仿佛相识已久。“大家像家人一样聚在一起,年味十足,热闹温馨。”杜玉洁说。
台湾少雪,对大多数营员而言,冰雪是“圣洁而神秘的存在”。第一次看雪、上冰、滑雪、打雪仗……一次次刷新了“人生第一次”。“好冷,好美,好酷!”他们不断发出感叹。
体验不断,感动不停。“热烈欢迎台湾‘小凤梨’!”一遍遍在耳边响起,台青们心中暖意升腾。
“这个寒冷冬天,我遇到了一群热情如火的人,感到无比温暖。”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学生孙乔瑄写道,“这是我第一次过有雪的冬天,人生的四季图景齐全了。”
瞭解真实大陆
体验汉服配饰制作、品味东北民俗风貌与历史文化、走进“雪乡”感受乡村振兴、瞭解大陆汽车产业发展……对营员们而言,这趟旅程不仅有冰雪,更是一次丰富多彩的发现和感受大陆之旅。
为帮助营员深入感受文化魅力,此次冬令营注重实操体验。在吉林大学,营员们着汉服、做发簪、绣荷包;在松原市,他们体验渔猎文化,领略“人工凿冰、马拉绞盘、冰下走网”最原始的捕鱼方式,还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皮制作技艺。
经过几个小时的尝试,台青林芊彣亲手缝制了一个鱼皮画吊饰。“每个步骤都充满趣味和惊奇,让我感受到大陆对文化的坚守和传承。”她说。
经过一系列参访,台青郭品贤说,眼见为实,今天大陆的城市和乡村发展建设日新月异,更新了他的认识。
家在台湾屏东县的台青蔡依蓁是个“首来族”。“来了才知道大陆的真实模样,如此新奇,充满创新活力,与许多台湾媒体的报导大不同。”她说。
“这次旅程让我大开眼界,收获良多。”台湾中原大学学生郑雅云说,从大陆的经济社会发展里,能够感受到一股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令人倍感激励。
相约未来
吉林大学学生王可为是冬令营的一名大陆志愿者。他记得,有一次火锅晚餐,自己在铜锅上将粉丝烤出各式形状,引起台湾营员的兴趣。大家纷纷模仿,摆出一桌即兴“粉丝宴”,场面十分有趣。
“台湾同学很活泼,富有活力。我们交流起来没有隔阂,很快就融在一起。”王可为说。
整个行程里,两岸青年有聊不完的话题,不时冒出“台湾腔”的东北话,引来哄堂大笑。
冬令营最后一天,营员们总结行程。一张张生动图片、一段段精彩视频,记录下难忘记忆,也引发思考。
“若仅是透过网络冰冷的信息去看对方,就无法传递和感受那份真实的温暖。”台青郁家欣说,要将此行所看、所思、所想与家人朋友分享,让更多人瞭解大陆的真实模样。
临别时刻,大家依依不舍。“幸运的是,我们有过这段美丽旅程,还有值得期待的未来,两岸青年定会再相会。”台青廖子玮说。
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的台胞青年冬令营,是2024年首场两岸青年交流主题活动。除吉林外,还在北京、黑龙江、新疆等13个省区市设置特色分营,共吸引近500位台青“登陆”,架起两岸青年交流融合的“连心桥”。
(来源:新华网)
车门一开,音乐响起,村民们扭着东北大秧歌,热情迎接宝岛“小凤梨”的到来,现场一片欢腾。
品尝特色美食、体验冰雪乐趣、广交好友、感受大陆经济社会发展……23日至28日,参加全国台联第三十届台胞青年冬令营的台青们走进吉林,在冬日里感受最炙热的两岸情。
大陆同胞热情无比
这是台青杜玉洁第一次来东北。“村民们这般欢迎我们这群陌生人,让我很惊讶,被无比的热情感染。”一下车,她不由自主加入秧歌队伍,尽情跳了起来。
在北方,包饺子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仪式。二合村村民招待台青们包起酸菜、猪肉大葱等各种馅料的饺子。热气腾腾间,首次见面的村民与台青欢声笑语,仿佛相识已久。“大家像家人一样聚在一起,年味十足,热闹温馨。”杜玉洁说。
台湾少雪,对大多数营员而言,冰雪是“圣洁而神秘的存在”。第一次看雪、上冰、滑雪、打雪仗……一次次刷新了“人生第一次”。“好冷,好美,好酷!”他们不断发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