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玄忧心中华文化正在台湾不断流失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长刘兆玄。(中评社 卢诚辉摄)

  中评社新竹5月31日电(记者 卢诚辉)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30日在新竹清华大学举行研讨会,董事长、前“行政院长”刘兆玄表达发言表达了对中华文化正在台湾不断流失的忧心忡忡,他希望能致力推动中华文化向下扎根,让未来年轻人面对两岸的严峻情势,能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在1924年成立。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30日在新竹清华大学举办“中基会百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包括刘兆玄、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大卫‧费尔斯坦(David Firestein)、前国际投信董事长陈季筑、前台大校长管中闵、台湾联合大学系统校长陈力俊和新竹清华大学校长高为元等人与会。

  刘兆玄表示,中基会是一个教育与文化并重的基金会,他一直认为要追求世界永续发展,就必须要在经济成长、环境保护与社会正义各个方面取得平衡,而目前全球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体制之下,有许多的困扰与困难,让他始终觉得中华文化可以在当中做出一些贡献。

  刘兆玄认为,台湾一向拥有中华文化的深厚传统优势,但可惜这个优势目前正在不断流失,这件事情很值得大家深切的重视,如何继承、转化与推广在台湾的中华文化,一直是他在思考的课题。

  他感叹,台湾社会现在对中华文化建设的付出已少很多,他记得过去从两岸有交流以来,大陆有许多学者和文化人在10几年前到台湾时都很羡慕,因为当时中华文化的底蕴在台湾已经内化了,但这种情况现在却已不复见,也让他更愿意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推动,努力投资下一代的文化素养。   刘兆玄强调,大学最重要的责任是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管外面时局怎么变化,学校的教育不能变,尤其是面对两岸目前严峻的情势,应该要让学生将来去面对两岸问题的时候,能有自己的想法,让年轻人未来可以对自己的前途与最佳利益做出思考与抉择。

  他回忆,在1990年野百合学运时,他曾经为了抗议情治人员到学校抓学生,以清华大学校长的身分写公开信给“法务部长”,当时媒体还以头版头报导说是“刘兆玄挑起学运”,但他仍秉持办校的初衷,为学生勇敢发声,因为学校不该让政治或商业的手伸进来控制校园。

  刘兆玄提到,英国首相邱吉尔曾说,“向后面看得越远,向前就可以看得更深”,回顾过去的历史,便可以化为未来继续前进的动力。台湾未来的关键是如何设法引起年轻一代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并厚植年轻人的文化素养。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长刘兆玄。(中评社 卢诚辉摄)

  中评社新竹5月31日电(记者 卢诚辉)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30日在新竹清华大学举行研讨会,董事长、前“行政院长”刘兆玄表达发言表达了对中华文化正在台湾不断流失的忧心忡忡,他希望能致力推动中华文化向下扎根,让未来年轻人面对两岸的严峻情势,能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在1924年成立。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30日在新竹清华大学举办“中基会百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包括刘兆玄、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大卫‧费尔斯坦(David Firestein)、前国际投信董事长陈季筑、前台大校长管中闵、台湾联合大学系统校长陈力俊和新竹清华大学校长高为元等人与会。

  刘兆玄表示,中基会是一个教育与文化并重的基金会,他一直认为要追求世界永续发展,就必须要在经济成长、环境保护与社会正义各个方面取得平衡,而目前全球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体制之下,有许多的困扰与困难,让他始终觉得中华文化可以在当中做出一些贡献。

  刘兆玄认为,台湾一向拥有中华文化的深厚传统优势,但可惜这个优势目前正在不断流失,这件事情很值得大家深切的重视,如何继承、转化与推广在台湾的中华文化,一直是他在思考的课题。

  他感叹,台湾社会现在对中华文化建设的付出已少很多,他记得过去从两岸有交流以来,大陆有许多学者和文化人在10几年前到台湾时都很羡慕,因为当时中华文化的底蕴在台湾已经内化了,但这种情况现在却已不复见,也让他更愿意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推动,努力投资下一代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