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焕程:赖从台独到华独 两岸失去回旋空间

中华工商资源整合策进会理事长曾焕程。(照片:曾焕程提供)

  中评社桃园5月21日电(记者 卢诚辉)针对赖清德520就职演说提到两岸互不隶属,中华工商资源整合策进会理事长曾焕程接受中评社访问指出,从520就职演说可以看出,赖清德已从过去主张的“台独”路线到现在选择了“蔡规赖随”的“华独”路线,两岸未来已没有想像与模糊的空间,在维持台海现状的条件下,两岸也将丧失回旋空间,台湾在中美角力下,将更显被动与无力。

  曾焕程,东海大学国贸系学士,曾参选彰化县议员,后来从事中小企业辅导顾问,现为中华工商资源整合策进会第四届理事长。

  曾焕程表示,赖清德的就职演说,全文共有5200多字,其中提到“台湾”有83次,提到“中华民国台湾”有3次,提到“中华民国”是9次。其中凡是提到“中华民国”的部分,都是有关“宪法”、“主权”的陈述,以及与大陆有关的部分。甚至,赖清德在演说中,更是明确提及“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

  他认为,曾经说自己是务实“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在520就职演说中,已很明确的定义了自己,并清楚的向台湾人民陈述,他的“务实台独路线”,就是民进党在西元1999年所通过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中所提及的核心思想:“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名称可以叫台湾,也可以叫‘中华民国′”。

  曾焕程指出,民进党过去对“国家主权”及定位的论述,始终没有超出过“台湾前途决议文”的定义范畴。在这样的指导原则下,2000年以前的民进党人,包含陈水扁执政时期,都比较喜欢选择用“台湾”称呼,但是在蔡英文上台之后,开始选择用“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的称呼,变成是主流。这也是所谓的“华独”的由来。

  曾焕程说,赖清德以前喊“台独”,但在当选“总统”后,面对国际现实情势的环境下,赖最终选择了“蔡规赖随”的“华独”路线,承继蔡英文设下的“四个坚持”路线,这样做对赖清德来说是最稳当的做法,目的是求取民进党内教义派及支持者的基本盘最大化。

  他认为,赖清德520就职演说在大陆耳中听起来肯定是极度不悦,尤其是当赖把“四个坚持”中的“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特别单独挑出来讲,本质上还是独,还是要搞分裂。

  曾焕程强调,在这种状况下就表示,两岸未来不会因为赖清德上台后的“新人新政局”,而有可以“想像及模糊”的空间,甚至在“维持台海现况”的条件下,更有可能因此丧失回旋空间,台湾将在中美角力下更显被动与无力。

  曾焕程认为,赖清德想要靠着一篇词藻华丽,激励人心的演说,就企图能解决政治跟社会问题,无疑是非常“不务实”的做法。

中华工商资源整合策进会理事长曾焕程。(照片:曾焕程提供)

  中评社桃园5月21日电(记者 卢诚辉)针对赖清德520就职演说提到两岸互不隶属,中华工商资源整合策进会理事长曾焕程接受中评社访问指出,从520就职演说可以看出,赖清德已从过去主张的“台独”路线到现在选择了“蔡规赖随”的“华独”路线,两岸未来已没有想像与模糊的空间,在维持台海现状的条件下,两岸也将丧失回旋空间,台湾在中美角力下,将更显被动与无力。

  曾焕程,东海大学国贸系学士,曾参选彰化县议员,后来从事中小企业辅导顾问,现为中华工商资源整合策进会第四届理事长。

  曾焕程表示,赖清德的就职演说,全文共有5200多字,其中提到“台湾”有83次,提到“中华民国台湾”有3次,提到“中华民国”是9次。其中凡是提到“中华民国”的部分,都是有关“宪法”、“主权”的陈述,以及与大陆有关的部分。甚至,赖清德在演说中,更是明确提及“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

  他认为,曾经说自己是务实“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在520就职演说中,已很明确的定义了自己,并清楚的向台湾人民陈述,他的“务实台独路线”,就是民进党在西元1999年所通过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中所提及的核心思想:“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名称可以叫台湾,也可以叫‘中华民国′”。

  曾焕程指出,民进党过去对“国家主权”及定位的论述,始终没有超出过“台湾前途决议文”的定义范畴。在这样的指导原则下,2000年以前的民进党人,包含陈水扁执政时期,都比较喜欢选择用“台湾”称呼,但是在蔡英文上台之后,开始选择用“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的称呼,变成是主流。这也是所谓的“华独”的由来。

  曾焕程说,赖清德以前喊“台独”,但在当选“总统”后,面对国际现实情势的环境下,赖最终选择了“蔡规赖随”的“华独”路线,承继蔡英文设下的“四个坚持”路线,这样做对赖清德来说是最稳当的做法,目的是求取民进党内教义派及支持者的基本盘最大化。

  他认为,赖清德520就职演说在大陆耳中听起来肯定是极度不悦,尤其是当赖把“四个坚持”中的“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特别单独挑出来讲,本质上还是独,还是要搞分裂。

  曾焕程强调,在这种状况下就表示,两岸未来不会因为赖清德上台后的“新人新政局”,而有可以“想像及模糊”的空间,甚至在“维持台海现况”的条件下,更有可能因此丧失回旋空间,台湾将在中美角力下更显被动与无力。

  曾焕程认为,赖清德想要靠着一篇词藻华丽,激励人心的演说,就企图能解决政治跟社会问题,无疑是非常“不务实”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