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浙热浪灼人 40℃高烧不退

  中评社北京7月25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导,据中国天气网24日发布,福建、广东、浙江等地仍是高温核心区域,部分地区的高温具有一定极端性,有可能挑战7月甚至观测史纪录。未来10天,南方地区高温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向长江以北江汉、江淮等地区扩展,江西、安徽、江苏等地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在北方,新疆南部的高温今后几天也将逐渐增强,需警惕有极端高温酷热天气出现。不少民众为应对高温天气,纷纷采用各种方式消暑。

  “热得快炸了”——这是福建人进入7月以来用得最频繁的词。大暑(23日)当日,中国天气网发布了7月超长待机高温城市排行榜,浙江杭州、福州、上海分列前三,其中福州连续高温天数多达16天居全国第一位。

  24日,福州气象台已连续三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监测数据显示,24日下午,福州气温冲上41℃,其中,14时45分为41.4℃,这个数值为当地观测史第二高;15时25分,福州气温为41.6℃,距离观测史纪录41.7℃只差0.1℃。此外,24日福州晋安区观测到的41.5℃,已经刷新了23日刚创造的41.1℃的观测史纪录。同样在23日,福州永泰县城峰镇测得高达44.8℃,打破了该站1988年7月25日的41.4℃的历史最高气温纪录。福州气象专家介绍,福州已连续3天气温达到41℃以上,也是前所未见。近期高温之凶悍,足以载入史册。

  福建医院接诊多例热射病患者

  23日大暑当天,也是福建泉州进入7月以来最热的一天。泉州市气象台消息称,当日泉州共有30个乡镇超过40℃,最高气温为安溪县蓬莱镇的42.7℃。据泉州市气象台统计,7月以来,泉州共发布82个高温预警信号,包括3个高温红色预警、79个高温橙色预警。

  受高温影响,福建省各地医院也接诊了多例热射病患者,其中,17日下午,泉州一位在工厂车间6楼顶楼上班的女子,因突发热射病导致其多脏器衰竭而抢救无效死亡。福建省住建厅日前也发布了《关于做好住建系统高温天气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最高气温在35℃以上时,11时至15时严禁室外露天作业。   24日,广东全省范围迎来高温天气,全域范围均发出高温预警。香港文汇报记者从广东气象网获悉,截至当天下午,全省21个地级市共122个县级行政区,已经被“黄橙红”三色预警颜色全覆盖,其中,湛江廉江、揭阳惠来等9个县市挂黄色高温预警,包括珠三角全域(除顺德挂红色预警)在内的,102个县市挂高温橙色预警,韶关始兴、梅州兴宁、佛山顺德等11个县市挂高温红色预警(未来24小时最高气温将达到或超过40度)。广州当日亦发出高温橙色预警,最高气温已突破38摄氏度。

  高温红色预警是高温预警中最高级别,根据气象防御指南,在高温红色预警发出后,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主动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同时,停止一切户外露天作业(除特殊行业外)。目前,发出高温红色预警的县市,已经按照指南发出相关通知。

  穗民众前往溪流玩水消暑

  高温下,广东民众通过不同的方式消暑。“以往,老一辈人往往在高温天买来一个大冬瓜,给自己或者小孩在晚上睡觉时,全身抱着睡觉,降温效果明显。”市民区女士说,他们买了两个大冬瓜,供小孩在客厅降温消暑。而市民陈先生则表示,“我们家买了两个气泡泳池,上午和下午各开一次水,小孩就在小池子里玩耍,消暑效果很明显。”此外,也有人选择外出避暑。广州市民黄先生和何女士夫妇得知广州黄埔区黄麻村附近有一处浅水溪流适合玩水消暑,便驱车来到黄麻村,在当地玩水逗留了数小时。

  据预计,25日广东将迎来更高强度的高温天气,多地气温将达到40度以上,部分区域体感温度可超42度。气象部门表示,极端高温天气下,居民尽量选择在家中避暑,多开空调,降低高温对身体带来的不适感。

  专家支招防高温

  饮食上,适量饮淡盐开水、凉茶、绿豆汤等;不可过度吃冷饮;宜吃清淡食物,不宜吃剩菜剩饭。   服装上,宜穿浅色衣服;选择易吸汗、宽松、透气的衣服,贴身衣服最好是纯棉制品;要注意勤洗勤换。

  适当增加午休,保证睡眠时间;电扇不要直接对着身体长时间吹;室内空调最佳温度应设定为26℃-28℃;不宜在阳台、树下或露天睡觉。

  出行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不要在烈日下外出运动;若外出,应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如打遮阳伞、涂防晒霜等,带上充足的水、防暑药品;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曝晒;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若有人中暑,要迅速抬至阴凉通风处,马上拨打急救电话求救。   中评社北京7月25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导,据中国天气网24日发布,福建、广东、浙江等地仍是高温核心区域,部分地区的高温具有一定极端性,有可能挑战7月甚至观测史纪录。未来10天,南方地区高温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向长江以北江汉、江淮等地区扩展,江西、安徽、江苏等地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在北方,新疆南部的高温今后几天也将逐渐增强,需警惕有极端高温酷热天气出现。不少民众为应对高温天气,纷纷采用各种方式消暑。

  “热得快炸了”——这是福建人进入7月以来用得最频繁的词。大暑(23日)当日,中国天气网发布了7月超长待机高温城市排行榜,浙江杭州、福州、上海分列前三,其中福州连续高温天数多达16天居全国第一位。

  24日,福州气象台已连续三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监测数据显示,24日下午,福州气温冲上41℃,其中,14时45分为41.4℃,这个数值为当地观测史第二高;15时25分,福州气温为41.6℃,距离观测史纪录41.7℃只差0.1℃。此外,24日福州晋安区观测到的41.5℃,已经刷新了23日刚创造的41.1℃的观测史纪录。同样在23日,福州永泰县城峰镇测得高达44.8℃,打破了该站1988年7月25日的41.4℃的历史最高气温纪录。福州气象专家介绍,福州已连续3天气温达到41℃以上,也是前所未见。近期高温之凶悍,足以载入史册。

  福建医院接诊多例热射病患者

  23日大暑当天,也是福建泉州进入7月以来最热的一天。泉州市气象台消息称,当日泉州共有30个乡镇超过40℃,最高气温为安溪县蓬莱镇的42.7℃。据泉州市气象台统计,7月以来,泉州共发布82个高温预警信号,包括3个高温红色预警、79个高温橙色预警。

  受高温影响,福建省各地医院也接诊了多例热射病患者,其中,17日下午,泉州一位在工厂车间6楼顶楼上班的女子,因突发热射病导致其多脏器衰竭而抢救无效死亡。福建省住建厅日前也发布了《关于做好住建系统高温天气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最高气温在35℃以上时,11时至15时严禁室外露天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