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匡时:缺电怎发展AI科技岛?台不应拒核
中评社台中5月30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民进党2025非核家园政策,阳明山未来学社理事长叶匡时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依照台湾目前供电现况,八成靠火力发电,并要淘汰核能,绿能占比却难以提升,供电不稳定已是事实。但台湾又以科技岛自居,最近也要发展AI人工智慧产业,而AI最关键就是算力,需要稳定的电力支撑,所以他认为核能这个选项不应被排除,希望“赖政府”能务实以对。
叶匡时提到,现在全球都在发展AI产业,都面临能源供应的问题,所以不少地方开始投入研究新型态的核能技术,例如微软(Microsoft)创办人比尔盖兹就在投资新型核电厂,俨然是当前趋势,台湾也应考虑适当调整能源政策。
叶匡时,台湾大学政治系学士、美国德拉瓦大学公共行政硕士、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组织理论博士。曾任高雄市副市长、“交通部长”、“行政院”研考会副主委、政治大学科智所教授、中山大学企管系教授等职。
民进党政府长期主张“非核家园”,引起社会大众对供电不稳定的疑虑,持续有重启核能的呼声,新任“国发会主委”刘镜清日前被问到核电议题表态,核能是低碳能源,但能否成为绿能有赖于核废料有无良好贮存,“有良好贮存,就有机会成为绿能”。他也说,电力方面“国发会”会尊重“经济部”。
刘镜清并提醒台电公司注意AI发展的电力需求,可能会增加三成,最新的AI伺服器和传统的CPU伺服器电力需求可以差到十倍。
对于台湾现行能源结构能否支撑科技产业发展,叶匡时向中评社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台湾若要以发展科技产业为核心,就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然而以目前的能源政策来看,光是要满足半导体等高耗能产业的需求,就已吃紧,最近各地跳电频传,似乎可见端倪。
叶匡时提到,接下来台湾若要将重点放在AI产业发展,电力问题会更加严重,因为AI要能够壮大、发展,当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算力”的问题,算力要大批设备不断运转训练,算力仰赖电力,所需要的耗能非常可观,这就是为什么产业界现在普遍对台湾未来电力的发展感到担忧,并有很强烈的呼声,希望核能可以继续使用。
叶匡时说,当前全球各地都在发展AI,其实严格说起来,全世界的电力可能都不够用,因此可以发现到,许多国家开始将目光转向核能,因为新兴技术的进步,核能的安全及环保细数也越来越高,现在大家看核电已经不是用老旧思维,而是新技术在讨论,这也是之所以微软(Microsoft)创办人比尔盖兹正在投资核融合相关技术,就是要解决AI产业发展未来所面临的电力需求问题。
据《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导,比尔盖兹创立泰拉能源(TerraPower)公司计划在美国怀俄明州燃煤电厂核旧址兴建的“钠冷式”反应器,正在向美国监管单位申请开工许可,希望在今年6月动工,将是美国第一座4代核电厂,也宣告美国正式加入低成本核反应器竞赛,相关技术包括俄罗斯与中国大陆都在推进中。
叶匡时指出,台湾目前的能源结构,即使未来没有打算发展AI,以现行工业用电需求,电的供应并不稳定,过去8年来蔡英文政府希望绿能占比提升,但销率牛步,一直都没有达标,且绿能包括风电、光电,都不是很稳定的能源供应,当中还有很多配套要做。目前火力发电占比八成,但包括煤、天然气都仰赖外部输入,所以台湾如果没有核能的话,就难以有真正的稳定能源,因此官方能源政策确实还有很大的检讨空间。
中评社台中5月30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民进党2025非核家园政策,阳明山未来学社理事长叶匡时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依照台湾目前供电现况,八成靠火力发电,并要淘汰核能,绿能占比却难以提升,供电不稳定已是事实。但台湾又以科技岛自居,最近也要发展AI人工智慧产业,而AI最关键就是算力,需要稳定的电力支撑,所以他认为核能这个选项不应被排除,希望“赖政府”能务实以对。
叶匡时提到,现在全球都在发展AI产业,都面临能源供应的问题,所以不少地方开始投入研究新型态的核能技术,例如微软(Microsoft)创办人比尔盖兹就在投资新型核电厂,俨然是当前趋势,台湾也应考虑适当调整能源政策。
叶匡时,台湾大学政治系学士、美国德拉瓦大学公共行政硕士、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组织理论博士。曾任高雄市副市长、“交通部长”、“行政院”研考会副主委、政治大学科智所教授、中山大学企管系教授等职。
民进党政府长期主张“非核家园”,引起社会大众对供电不稳定的疑虑,持续有重启核能的呼声,新任“国发会主委”刘镜清日前被问到核电议题表态,核能是低碳能源,但能否成为绿能有赖于核废料有无良好贮存,“有良好贮存,就有机会成为绿能”。他也说,电力方面“国发会”会尊重“经济部”。
刘镜清并提醒台电公司注意AI发展的电力需求,可能会增加三成,最新的AI伺服器和传统的CPU伺服器电力需求可以差到十倍。
对于台湾现行能源结构能否支撑科技产业发展,叶匡时向中评社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台湾若要以发展科技产业为核心,就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然而以目前的能源政策来看,光是要满足半导体等高耗能产业的需求,就已吃紧,最近各地跳电频传,似乎可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