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廖海鹰:望推动台青参与北京冬奥
中评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张爽)台籍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廖海鹰在2021年两会前夕接受中评社专访。采访期间,河北省自1月初爆发的一轮疫情成功得到控制,身为医生的廖海鹰却没有时间休息,依然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着。
新年伊始,河北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增,石家庄市多个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封闭期间让廖海鹰印象最深刻的,是多位台胞展现出的同胞大爱,“台商杨翼诚积极参与到了社区志愿者的行列中,组织社区居民居家隔离,有序参加核酸检测,为居民配送物资;台商陈积贤25天内为封闭在同一写字楼的大陆同胞每天提供免费午餐、晚餐便当共计400余份。”
廖海鹰感慨,两岸的中华民族在面对危机的时候更能体现两岸同源同种、刻在中华民族千年基因里的为大家舍小家的民族精神。
2020年的对台工作受疫情、民进党当局的阻挠困难重重,河北省台联克难前行,举办了全国台联2020年台胞青年冬令营河北分营活动、在冀台商端午节茶话会、冀台武术线上交流活动等多个两岸交流活动。廖海鹰说,这些活动不仅仅是我们单方面的努力,更体现了台湾民众对两岸深入交流、彼此增进了解的愿景。
河北省张家口市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地,很多台青对冰上运动感兴趣,河北省台联也将帮助台青走近冬奥列上了今年的工作议程。廖海鹰说,河北省台联将邀请目前在大陆工作、学习的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青年到河北省参观、交流、座谈,“我们重点希望能够推动促成在大陆学习的台湾青年能够参加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志愿者队伍中去,实现两岸民众共同参与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愿景。”
3月5日,廖海鹰在人民大会堂聆听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后对中评社表示,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坚持“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对台大政方针没有变。
报告中提到“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廖海鹰对中评社说,融合发展需要彼此的沟通、交流、互信。“最近大陆停止进口台湾菠萝的事件吵得沸沸扬扬,更彰显台湾跟大陆的经济密不可分,高度依赖的现状。可是由于民进党当局的舆论封锁和宣传封锁,使得两岸的信息不对等、不透明,台湾民众对这个现状有误读,以至于大陆因为防疫需要停止进口台湾菠萝都被政治化被炒作。”
廖海鹰对中评社说,大陆多年来对台释放了很多善意、让利,但这种善意被曲解、被歪曲、被妖魔化和政治化,这才是造成两岸交流不畅通、不正常的一个最主要的障碍。“如何让两岸正常互通互信,可能才是我们融合发展当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廖海鹰说,如果两岸真正能达到深度融合,做到信息透明、真实,两岸乡亲彼此能够真正做到了互信、互通,就不会被一些舆论导向蒙蔽。只有做到这一点,台湾对两岸的交流交往的认知,包括对“九二共识”的深度解读、对一个中国的认知,才不是片面的。
以下是专访全文:
中评社:近期河北省的疫情比较严重,河北省台联在关心当地台胞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廖海鹰:2021年元旦期间,沉浸在辞旧迎新喜悦中的河北人民,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期而遇。1月6日拂晓,石家庄按下了暂停键,所有社区、村庄同时启动闭环管控,数以万计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匆匆投入到核酸检测组织登记和安全守卫中。
河北省台联也第一时间联系了当地的台企联谊会,通过他们了解当时在石的台商情况。我们通过省台联公众号向全省台胞发布《倡议书》,号召全体台胞团结一致,共同抗疫。
在石家庄闭环管控期间,我们通过电话、微信的联络方式,及时了解在石台胞的生活状况,向他们讲解政府的决策。所有的在石台商均表示理解并支持石家庄市政府面对突入起来的疫情时做出的果断决策,并且对石家庄人民万众一心,取得抗击疫情胜利充满了信心。
2月份,石家庄逐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后,河北省台联同石家庄台联一道对响应政府号召留在石家庄过年的在石台商进行了走访慰问,感谢他们在石家庄抗疫过程中的无私奉献。有多位台胞录制了视频通过全国台联公众号“家书抵万金、台胞大拜年”的活动回应岛内亲友对他们的关切并讲述大陆的抗疫故事。经过各方协调,协助在石家庄就读的台籍高中生离石与家人团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石家庄的抗疫进程中,住石台胞不仅积极配合政府的闭环管控,还身体力行的参与到了抗疫的战斗中,比如台商杨翼诚,就积极参与到了社区志愿者的行列中,组织社区居民居家隔离,有序参加核酸检测,为居民配送物资……
台商陈积贤25天内为封闭在同一写字楼的大陆同胞每天提供免费午餐、晚餐便当共计400余份。这都充分体现了“两岸一家亲”、“两岸融合发展”的理念。两岸的中华民族在面对危机的时候更能体现两岸同源同种、刻在中华民族千年基因里的为大家舍小家的民族精神。
中评社:2020年受疫情、民进党当局阻挠的影响,两岸交流艰难前行,河北省台联在推动两岸交流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廖海鹰:2020年,两岸交流受到民进党阻挠、新冠疫情未平的双重压力。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在疫情的催化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在这个过程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如何在有效防疫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取得平衡;如何推进经济转型,以便在后疫情时代赢得发展先机。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两岸如何共同维护台海和平,实现两岸融合发展,促进祖国统一,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两岸彼此交流,共同探索解决办法。
新冠疫情未平、台海形势紧张,给两岸交流带来挑战,但同时也给两岸交流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创造了新的巨大空间:
第一,2020年1月份,河北省台联在张家口举办全国台联2020年台胞青年冬令营河北分营活动。来自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岛内高校的32名台湾大学生参加此次活动。
第二,2020年6月29日组织在冀台商端午节茶话会,详细了解台商复产复工情况,听取他们反映的困难和建议;教师节期间看望我省两岸婚姻家庭中的教师群体。
第三,2020年10月份,河北省台联组织20余名住京台湾大学生赴承德举办“两岸一家亲寻根燕赵行”活动。
第四,2020年6月至7月期间河北省台联与省台办、省黄埔同学会等单位做为主办单位共同举办“相约云端唱响经典”第二届冀台音乐交流汇活动,联合优酷视频、一直播等多家媒体平台用线上直播的形式,以河北省、台湾地区为中心,辐射京津冀区域30多所大学共同推动两岸大学生音乐创作交流与作品传播。
第五,2020年11月份,与省台办共同组织冀台武术线上交流活动,冀台两地80余家武术社团参与活动,300余名武术名家和武术爱好者参加了现场活动,两岸观众逾50万人次在线观看了网络同步直播。2020年12月份,河北省台联委托台湾中华文化教育交流协会在桃园市新世纪爱乡协会举办“千古文明开涿鹿——中华三祖文化展”图片展览,向台湾公众宣传中华同根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期间参观人数近1000人次。
这些活动不仅仅是我们单方面的努力,更体现了台湾民众对两岸深入交流、彼此增进了解的愿景。两岸的交流不是某一个政党,某一小部分人能够阻挡的了的。
中评社:今年河北省台联对两岸交流有哪些规划?如何打破民进党当局对两岸交流的封锁?
廖海鹰:刚才我也提到了,两岸的深入交流,彼此增进了解是两岸民众共同的美好愿景,是大势所驱、民心所望,不是某个政党所能阻挡的了的,这一点,我们有着足够的信心。
在当前形势下,两岸民间交流仍然有着客观实际需求,更有强劲的现实动力和广阔的空间。只要两岸同胞抓住时机、抓准议题全力推动,就一定能够突破目前两岸关系低迷的状态,开启后疫情时代两岸交流新局面。
新冠疫情可能是目前两岸交流更需要面对的问题。2021年,在两岸交流方面,河北省台联考虑还是从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同时进行,共同推进。线上活动方面,河北省台联将会同各部门持续开展两岸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交流活动,尽可能利用好互联网发展红利;线下活动方面,河北省台联将邀请目前在大陆工作、学习的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青年到河北省参观、交流、座谈,我们重点希望能够推动促成在大陆学习的台湾青年能够参加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志愿者队伍中去,实现两岸民众共同参与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愿景。
廖海鹰:疫苗的研发有比较科学严谨的程序,国内和国外制备疫苗的工艺不一样,但不管用什么工艺制造,首先要有数据,包括研究数据和临床一期、二期、三期试验的数据。科学没有国界,是用事实说话,而不是靠嘴巴、靠抹黑、靠新闻舆论去评价一个科学的、严谨的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的研发过程以及疗效评价和临床效果,需要一定的数据和时间考证。在这方面,我们的疫苗也经得起国内和国外临床数据的考评,效果是肯定的,使用的结果也是安全的。
中评社:您已经注射了疫苗,注射之后有什么感受?
廖海鹰:我们现在附条件上市的疫苗是灭活疫苗,会刺激人体的免疫应答。从理论上讲,有的人会有打完疫苗之后会有一些反应,但是我亲身接种疫苗后,所有的不适都没有出现。
现在疫苗的供应量还达不到全民马上都能接种的量,所以还是要分次分批进行注射,高危的人群、高风险的职业要首先考虑接种。从理论上讲,全世界范围的接种疫苗是一个趋势,也是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因为只有全民接种,疫苗的注射效果才会体现地更充分、更完善、更完美。
中评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张爽)台籍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廖海鹰在2021年两会前夕接受中评社专访。采访期间,河北省自1月初爆发的一轮疫情成功得到控制,身为医生的廖海鹰却没有时间休息,依然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着。
新年伊始,河北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增,石家庄市多个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封闭期间让廖海鹰印象最深刻的,是多位台胞展现出的同胞大爱,“台商杨翼诚积极参与到了社区志愿者的行列中,组织社区居民居家隔离,有序参加核酸检测,为居民配送物资;台商陈积贤25天内为封闭在同一写字楼的大陆同胞每天提供免费午餐、晚餐便当共计400余份。”
廖海鹰感慨,两岸的中华民族在面对危机的时候更能体现两岸同源同种、刻在中华民族千年基因里的为大家舍小家的民族精神。
2020年的对台工作受疫情、民进党当局的阻挠困难重重,河北省台联克难前行,举办了全国台联2020年台胞青年冬令营河北分营活动、在冀台商端午节茶话会、冀台武术线上交流活动等多个两岸交流活动。廖海鹰说,这些活动不仅仅是我们单方面的努力,更体现了台湾民众对两岸深入交流、彼此增进了解的愿景。
河北省张家口市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地,很多台青对冰上运动感兴趣,河北省台联也将帮助台青走近冬奥列上了今年的工作议程。廖海鹰说,河北省台联将邀请目前在大陆工作、学习的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青年到河北省参观、交流、座谈,“我们重点希望能够推动促成在大陆学习的台湾青年能够参加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志愿者队伍中去,实现两岸民众共同参与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愿景。”
3月5日,廖海鹰在人民大会堂聆听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后对中评社表示,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坚持“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对台大政方针没有变。
报告中提到“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廖海鹰对中评社说,融合发展需要彼此的沟通、交流、互信。“最近大陆停止进口台湾菠萝的事件吵得沸沸扬扬,更彰显台湾跟大陆的经济密不可分,高度依赖的现状。可是由于民进党当局的舆论封锁和宣传封锁,使得两岸的信息不对等、不透明,台湾民众对这个现状有误读,以至于大陆因为防疫需要停止进口台湾菠萝都被政治化被炒作。”
廖海鹰对中评社说,大陆多年来对台释放了很多善意、让利,但这种善意被曲解、被歪曲、被妖魔化和政治化,这才是造成两岸交流不畅通、不正常的一个最主要的障碍。“如何让两岸正常互通互信,可能才是我们融合发展当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廖海鹰说,如果两岸真正能达到深度融合,做到信息透明、真实,两岸乡亲彼此能够真正做到了互信、互通,就不会被一些舆论导向蒙蔽。只有做到这一点,台湾对两岸的交流交往的认知,包括对“九二共识”的深度解读、对一个中国的认知,才不是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