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北京各界人士热议习总书记讲话
中评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 海涵)3日下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在京举办,来自北京市党派团体、台胞台属、专家学者代表60余人受邀参会。会议由北京市副市长王红主持,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齐静出席会议并发言,北京市台联会长高峰、台属代表张明、北京台资企业协会荣誉会长黄紫玉、清华大学台生薛皓、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英津在会上发言。
齐静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和平统一方针实施以来,两岸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阐述了我们立足新时代,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政策主张,深刻昭示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大势,科学回答了在民族复兴新征程中,如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时代命题,是一篇指引新时代对台工作的纲领性讲话,对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心,继续团结包括广大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她表示,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天亲,两岸同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欢迎更多台湾同胞参与到京台交流进程中来,我们将采取更多积极举措,创造更好的便利条件,提供更加热情周到的服务,持续推进京台两地交流合作。
高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着眼大局,具有很强的引领和指导意义,很多内容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理论体系:首先,习总书记的讲话具有很深厚的历史纵深感。他从历史切入,回顾了两岸70年风雨历程,指出了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其次,又有很高的战略观。习总书记提出的五点意见,从目标、方案、原则、基础、认同等方面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方向,之间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和实际指导意义,全局眼光,高屋建瓴;第三,讲话还有特别朴素的群众观。习总书记的讲话还有很多很深的内涵,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思考和贯彻,也必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对台工作的重要方向和指针。
张明谈到,《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中央的对台政策从致力于武力统一到谋求和平统一的方向性转变,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两岸关系出现了历史性转折。《告台湾同胞书》是一个历史性的文件,短短一千多字,融化了两岸30年的坚冰,其文稿写得情真意切,以“亲爱的台湾同胞”开头。昨日深刻印象。习主席的演说以五大原则阐述对台方针——“携手推动民族复兴,实现和平统一目标;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习主席此次演讲的一大重点是重申“一国两制”的统一方针,他说,“‘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会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会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和感情。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习主席的演讲以最大诚意向台湾人民召唤统一,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两岸同胞骨肉相连、血浓于水的亲情,作为台属,我有着更深刻的感受,两岸人民渴望和平、期望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习主席的讲话表达了我们的心声,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两岸的永久和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黄紫玉说,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情真意切、很有深意。在讲话中,习主席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五点主张,从宏观到微观,从两岸乃至国际,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全面论述。这五点主张实际上就是一幅祖国统一进程的路线图。“主席的讲话对我们有很多新的启发,也为下一步如何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指明了方向。”习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纪念会上的讲话,“真”与“诚”句句暖心,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两岸和平统一与大陆同胞并肩携手,奋进新时代。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必然,正如习主席所讲:“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中国梦就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梦。亲人之间,应该由深化两岸融合入手,求同存异,进而求同化异,一步步向着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目标迈进。“作为台商,我将一如既往关心祖国和平统一、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秉持民族大义,致力于推动两岸融合。”
薛皓从⾃⼰的成⻓背景和来京求学的经验分享了他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重要讲话的感受和想法。教育是国之栋梁,学⽣和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直以来秉持着靠⾃⼰、接地⽓、不投机、共发展、促融合、赢未来的价值观,未来也将继续奉⾏这样⼀个理念,承先启后,做好两岸发展和沟通的桥梁,带动更多学弟妹来京求学,就业和发展,让两岸能越走越近,携⼿同⼼,共同筑梦,追梦和圆梦,携⼿创造中华⺠族伟⼤复兴美好未来。
王英津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重要讲话,内涵丰富,信息量大,涉及多个方面,但其核心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二二四”。所谓的“一”是指一个中心,即“国家完全统一”,整个讲话都是围绕着国家必须完全统一这个中心展开的,是习总书记讲话的灵魂。第一个“二”,即“两种手段:民主协商和武力保障”,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两种手段。第二个“二”即“两种制度安排”,这是统一后的制度安排。“四”即“从大陆、台湾、港澳及海外侨胞、国际四个场域出发如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中评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 海涵)3日下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在京举办,来自北京市党派团体、台胞台属、专家学者代表60余人受邀参会。会议由北京市副市长王红主持,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齐静出席会议并发言,北京市台联会长高峰、台属代表张明、北京台资企业协会荣誉会长黄紫玉、清华大学台生薛皓、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英津在会上发言。
齐静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和平统一方针实施以来,两岸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阐述了我们立足新时代,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政策主张,深刻昭示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大势,科学回答了在民族复兴新征程中,如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时代命题,是一篇指引新时代对台工作的纲领性讲话,对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心,继续团结包括广大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她表示,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天亲,两岸同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欢迎更多台湾同胞参与到京台交流进程中来,我们将采取更多积极举措,创造更好的便利条件,提供更加热情周到的服务,持续推进京台两地交流合作。
高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着眼大局,具有很强的引领和指导意义,很多内容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理论体系:首先,习总书记的讲话具有很深厚的历史纵深感。他从历史切入,回顾了两岸70年风雨历程,指出了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其次,又有很高的战略观。习总书记提出的五点意见,从目标、方案、原则、基础、认同等方面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方向,之间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和实际指导意义,全局眼光,高屋建瓴;第三,讲话还有特别朴素的群众观。习总书记的讲话还有很多很深的内涵,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思考和贯彻,也必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对台工作的重要方向和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