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华裔妈妈捐赠母乳援助需要者
育有一名七个月大儿子的张女士接受世界日报采访时表示,出生在中国香港的她,两岁时随父母移居纽约,是一名包装设计师,去年底迎来第一个孩子。她说,最初自己的母乳也只能让孩子当“零食”吃,随着孩子长大,她的母乳也变多,家中须买第二个冰箱专门存奶。
为了避免浪费母乳,张女士在丈夫的鼓励下,决定捐赠母乳。在申请捐赠前,母乳银行要求她通过体检,保证她与孩子都健康的情况下,才接受捐赠。目前她向牙买加医院与瓦尔哈拉母乳银行各捐赠约1000盎司(约29升)与1400盎司(约41升)母乳,成为截至今年,捐赠母乳最多的母亲之一。
张女士说,全家人都支持她捐赠母乳,丈夫更是她的“母乳经纪人”,负责帮她保存并记录,父母也为她能帮到他人而自豪。她表示,因自家孩子纯母乳喂养,在全美各州因配方奶短缺时,她还毫不知情,直到难买到保存母乳的小袋,又收到朋友的求助电话,才得知配方奶短缺的情况。
根据零售店数据中心Datasembly统计,截至5月21日,仅在纽约市地区,就有70%的婴儿配方奶短缺;虽然市长亚当斯已签署行政命令,宣布纽约市进入紧急状态,应对配方奶的短缺,但华人家长称情况并未好转。
华人妈妈冯女士育有一个六个月大的女儿,因母乳不足,她选择混合喂养孩子。她说,今年2月开始,她与丈夫发现配方奶越来越难买,尤其在好事多购买的数罐亚培奶粉被召回后,让她一度陷入“奶粉荒”。
冯女士说,她每日与丈夫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搜索配方奶,但在过去数个月,无论是电商平台亚马逊或实体商店目标百货,都一度找不到配方奶可买,其他通路也难寻。
冯女士通过友人介绍,与张女士相识,告知自己的情况后,从张女士处获赠了数百盎司的母乳,除了为自己孩子预留所需的份量外,冯女士还把这些母乳分享给其他需要帮助的妈妈,“我非常高兴、也很幸运,不是有人天天愿意提供母乳,尤其不要一分钱。”
冯女士说,张女士是朋友,又通过母乳银行严格的健康检查,相较召回的配方奶,友人的母乳更安全;她表示,并不是所有母亲都有足够的母乳,她仍在继续寻找配方奶,一旦找到货源也会分享给其他妈妈,以应对这场危机,“我只剩三罐奶粉,也会分给友人一罐,她的孩子也需要食物。”
在纽约,若因配方奶短缺,医生可为婴儿开处方,购买母乳;但根据纽约的母乳银行介绍,有高达60%到80%保存的母乳,主要提供给医院的早产儿或生病的孩子,其余的才开放私人购买,若没有医保支付,每盎司母乳的价格约在4.5元左右,许多低收入的母亲无法负担这笔支出。
对此,张女士说,在这场配方奶短缺前,她并不认识冯女士与其他求助妈妈,更不知道母乳的市价;丈夫曾笑称她“捐赠了一大笔钱”,但即便母乳价格不斐,张女士也不愿销售自己的母乳,“如果不是配方奶不足,别人不会知道我捐了这么多奶。”
张女士表示,自己也是一个新手妈妈,了解为人母的艰辛,若能伸手援助其他妈妈,她会义不容辞帮忙,“我很高兴能帮到其他妈妈。”
育有一名七个月大儿子的张女士接受世界日报采访时表示,出生在中国香港的她,两岁时随父母移居纽约,是一名包装设计师,去年底迎来第一个孩子。她说,最初自己的母乳也只能让孩子当“零食”吃,随着孩子长大,她的母乳也变多,家中须买第二个冰箱专门存奶。
为了避免浪费母乳,张女士在丈夫的鼓励下,决定捐赠母乳。在申请捐赠前,母乳银行要求她通过体检,保证她与孩子都健康的情况下,才接受捐赠。目前她向牙买加医院与瓦尔哈拉母乳银行各捐赠约1000盎司(约29升)与1400盎司(约41升)母乳,成为截至今年,捐赠母乳最多的母亲之一。
张女士说,全家人都支持她捐赠母乳,丈夫更是她的“母乳经纪人”,负责帮她保存并记录,父母也为她能帮到他人而自豪。她表示,因自家孩子纯母乳喂养,在全美各州因配方奶短缺时,她还毫不知情,直到难买到保存母乳的小袋,又收到朋友的求助电话,才得知配方奶短缺的情况。
根据零售店数据中心Datasembly统计,截至5月21日,仅在纽约市地区,就有70%的婴儿配方奶短缺;虽然市长亚当斯已签署行政命令,宣布纽约市进入紧急状态,应对配方奶的短缺,但华人家长称情况并未好转。
华人妈妈冯女士育有一个六个月大的女儿,因母乳不足,她选择混合喂养孩子。她说,今年2月开始,她与丈夫发现配方奶越来越难买,尤其在好事多购买的数罐亚培奶粉被召回后,让她一度陷入“奶粉荒”。
冯女士说,她每日与丈夫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搜索配方奶,但在过去数个月,无论是电商平台亚马逊或实体商店目标百货,都一度找不到配方奶可买,其他通路也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