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第五届“两岸客家·粽是有情”举行

活动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香港6月9日电(记者 卢哲)由香港两岸客家联会、香港客家文化基金会主办的第五届“两岸客家·粽是有情”活动8日在香港上水廖万石堂举行。来自大陆、香港及台湾的客属社团代表近400人参与活动,体验制作并品尝客家美食、欣赏客家表演,感受客家文化。

  活动当天在香港上水廖万石堂举行。上水廖万石堂为上水廖族最大的祠堂,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2021年被授予“客家文化交流香港基地”。香港两岸客家联会会长江全孚致辞表示,“两岸客家·粽是有情”活动已举办了五届,是香港两岸客家联会弘扬客家文化、维紧两岸客家亲情的品牌活动。客家文化、两岸亲情是联会会务的两大重点。自创会至今,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就在今天上午,我们举办了首次两岸客家大讲堂,这是本会在香港发扬客家文化的又一重大举措。”江全孚强调,客家文化需要传承。“我们选择廖万石堂作为活动场地正是因为廖万石堂本身就是客家文化的一座丰碑,记录了数百年间的风云变幻,人事浮沉。请大家仔细赏场地内的展示与说明,必有一番深切的感受。”

  香港两岸客家联会主席程民骏表示,今天是香港两岸客家联会第五届“两岸客家·粽是有情”的好日子,我们有幸得到了来自两岸三地近400位嘉宾、团体代表、本会同仁和朋友的参与和支持。香港两岸客家联会于2019年创会,旨在团结两岸客家人,弘客家文化,增强客家情怀,促进天下客家一家亲。创会至今,在中联办的指导、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本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两岸事务、客家文化事务、助政府施政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为建设香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活动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程民骏表示,3月19 日《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在立法会全票通过,为香港由治及兴注入了新的动力。在新的发展阶段,香港两岸客家联会愿与两岸客属会团、社会贤达和广大乡亲携手,共同为弘扬客家文化、推动两岸合作交流、联谊各界客属乡亲多做贡献。

  中联办台湾事务部部长张强在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两岸中国人共同传承守护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记忆,也寄托着中华儿女对家国团圆、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五年来,香港两岸客家联会以端午民俗为纽带连续举办“两岸客家·粽是有情”联谊活动,用一颗颗饱含深情的粽子连接起两岸血脉,为两岸客家乡亲走亲走近、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张强表示,两岸客家乡亲是同根同源的一家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千百年来,客家人一路迁徙跋涉、开拓繁衍的奋斗历程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的生动写照,深刻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国土不能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回望历史,在维护国家统一、捍卫民族大义的紧要关头总有客家人挺身而出,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英雄事迹,书写了一曲曲保家卫国的壮丽诗篇。放眼未来,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统一进程不可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两岸客家乡亲一定能够发扬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为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复兴贡献新时代的客家力量。

活动现场设置了许愿树(中评社 卢哲摄)

  中国国民党中央客家委员会总监邹源淦在现场用客家话念了一段三字经,并演唱了客家歌曲,引得现场阵阵掌声。他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而客家人无论去哪里,都会把中华文化带到那个地方。邹源淦强调,客家文化在台湾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也是维系中华文化在台湾永续经营的一个最大力量。“两岸目前比较严峻一点,但客家人一定会发挥民族大义站在第一线。我们客家人心中永远记住一句话,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华民族,全世界的客家人都是中国人。”

  当天的活动上,来自两岸的客家嘉宾还欣赏了舞狮表演,体验了客家擂茶、手打糍粑、手工包粽等传统客家民俗。

香港两岸客家联会会长江全孚(中评社 卢哲摄)

舞狮表演(中评社 卢哲摄)

舞狮表演(中评社 卢哲摄)

活动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舞狮表演(中评社 卢哲摄)

活动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香港两岸客家联会主席程民骏(中评社 卢哲摄)

中联办台湾事务部部长张强(中评社 卢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