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五流”汇聚优势 力促大湾区协同发展

  中评社香港2月12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考察广东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随后,中央发布多项政策文件,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本人和经民联都认同,香港特区政府应配合中央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对接,促进两地优势互补并协同发展,以及便利香港居民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前往内地升学、就业、发展及生活。

  推动落实湾区标准

  香港已发展成为“五流”汇聚之地,即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及服务流,有条件在多个领域担当“超级联系人”的角色,搭建不同的平台,例如集资融资平台、高端专业服务平台、新兴产业平台、商贸促进平台等。关键在于,如何对接国家发展策略,进一步发挥香港的独特优势。至少有下列几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应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推动落实“湾区标准”。自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修订协议于2020年6月实施后,大湾区内地九市以先行先试的方式,允许合资格的香港工程界等专业范畴的企业和专业人士,透过简单的备案方式,直接提供服务。我认为未来应加快推进两地的规则对接,包括致力建立适应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随着《2023年“湾区标准”共同需求指引》的公布,粤港澳三地政府亦签署了关于共同促进“湾区标准”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将有助推动区内检测认证等行业领域的规则衔接。   积极协作“数字湾区”

  其次,应进一步推动跨境交通基建的互联五通,加快落实《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载列的各项铁路基建。包括连接洪水桥/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并善用现有各项对外连接的大型基建,包括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港珠澳大桥、国际邮轮码头和国际机场等,完善跨境海、陆、空接驳系统,与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八纵八横”的高铁系统以至“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形成策略性交通网络,以及统筹现有机场、港口、铁路、大桥的资源整合及利用,分流各机场、港口的客货流,并开通更多24小时通关口岸,落实“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致力发展大湾区成为世界级的航运及物流枢纽,强化香港作为国际航运和航空枢纽的地位。

  鉴于香港与内地在体制上存在差异,需要高层级商讨各种合作,我乐见行政长官在2022年宣布成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并亲自担任组长,未来特区政府应向内地继续争取在通关、税收、人员和资金流通等方面拆墙松绑,促进政策和规则的对接,包括税务优惠、招商贸易、人才引进等政策措施的协调,以及数码身份认证、电子支付、数据网络等跨境软件设施的互联互通,也要与广东省政府积极协作“数字湾区”,推动政务“跨境通办”,切实便利跨境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服务流的互通。

  来源:大公网  作者:卢伟国   中评社香港2月12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考察广东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随后,中央发布多项政策文件,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本人和经民联都认同,香港特区政府应配合中央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对接,促进两地优势互补并协同发展,以及便利香港居民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前往内地升学、就业、发展及生活。

  推动落实湾区标准

  香港已发展成为“五流”汇聚之地,即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及服务流,有条件在多个领域担当“超级联系人”的角色,搭建不同的平台,例如集资融资平台、高端专业服务平台、新兴产业平台、商贸促进平台等。关键在于,如何对接国家发展策略,进一步发挥香港的独特优势。至少有下列几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应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推动落实“湾区标准”。自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修订协议于2020年6月实施后,大湾区内地九市以先行先试的方式,允许合资格的香港工程界等专业范畴的企业和专业人士,透过简单的备案方式,直接提供服务。我认为未来应加快推进两地的规则对接,包括致力建立适应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随着《2023年“湾区标准”共同需求指引》的公布,粤港澳三地政府亦签署了关于共同促进“湾区标准”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将有助推动区内检测认证等行业领域的规则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