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成致富大产业”带来的启示
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大馒头,到底是如何“蒸”服世界的呢?将传统文化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是近年来实现乡村振兴的新途径、新动能。崂山区王哥庄聚焦自身发展优势,持续发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在此过程中深入挖掘当地优秀农业文化遗产并进行创新传承,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探索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王哥庄大馒头的发展之路,为广大乡村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王哥庄大馒头作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500余年历史,至今还保留着手工揉、铁锅蒸、木柴烧的传统工艺。作为一种文化媒介,大馒头承载了淳朴深厚的文化记忆,塑造了代代相传的独特民俗。他乡游子,在一口口韧劲十足、麦香四溢的馒头里,被唤醒的是一份关于成长和故乡的美好记忆。步入新时代,王哥庄大馒头又创新开发出诸多符合时代特色的新产品,推动非遗与乡村振兴彼此赋能、相得益彰。
目前,文旅产业已经成为传播展示优秀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无论是“淄博烧烤”还是“哈尔滨冰雪”,都是将城市文化符号化、具象化,通过打造“能为自己代言”的城市IP,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王哥庄大馒头也创办了自己的专属节庆——王哥庄大馒头文化节,推出原创主题曲和系列文创产品,开发大馒头制作研学体验项目,并邀请网红达人成为“好品推荐官”,以吸引学生群体和年轻消费群体为主要目标,让大流量带动文旅大销量。在厚植本土特色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场景层次、拓展综合功能、优化游客体验,形成文化旅游和乡村产业的高度黏合。实践证明,这条路是走得通的。
日前发布的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这为我们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政策牵引。深入挖掘各地资源优势,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产业,希望更多“多彩馒头成致富大产业”这样振奋人心的故事在神州大地上演。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艶杰
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大馒头,到底是如何“蒸”服世界的呢?将传统文化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是近年来实现乡村振兴的新途径、新动能。崂山区王哥庄聚焦自身发展优势,持续发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在此过程中深入挖掘当地优秀农业文化遗产并进行创新传承,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探索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王哥庄大馒头的发展之路,为广大乡村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王哥庄大馒头作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500余年历史,至今还保留着手工揉、铁锅蒸、木柴烧的传统工艺。作为一种文化媒介,大馒头承载了淳朴深厚的文化记忆,塑造了代代相传的独特民俗。他乡游子,在一口口韧劲十足、麦香四溢的馒头里,被唤醒的是一份关于成长和故乡的美好记忆。步入新时代,王哥庄大馒头又创新开发出诸多符合时代特色的新产品,推动非遗与乡村振兴彼此赋能、相得益彰。
目前,文旅产业已经成为传播展示优秀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无论是“淄博烧烤”还是“哈尔滨冰雪”,都是将城市文化符号化、具象化,通过打造“能为自己代言”的城市IP,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王哥庄大馒头也创办了自己的专属节庆——王哥庄大馒头文化节,推出原创主题曲和系列文创产品,开发大馒头制作研学体验项目,并邀请网红达人成为“好品推荐官”,以吸引学生群体和年轻消费群体为主要目标,让大流量带动文旅大销量。在厚植本土特色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场景层次、拓展综合功能、优化游客体验,形成文化旅游和乡村产业的高度黏合。实践证明,这条路是走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