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复苏依赖中国经济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尽管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仍将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将继续为全球增长作出重要贡献。从经济增长贡献率来看,发达经济体将在2023年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20%,发展中经济体将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80%。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将贡献60%,中国将贡献32%,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
尽管如此,西方一些媒体和政客还是继续唱衰中国,一边拿着“放大镜”放大中国某些经济数据,一边用“显微镜”查找中国经济的所谓短板。现在,西方开始紧盯中国外贸和外资两个指标,从外贸外资同比数据的减少作为中国经济“不行”的证据。
一是认为中国外贸动力不足。据海关总署数据,中国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2%。其中,出口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6%;进口13.2万亿元,同比下降1.2%。虽然进出口数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微降”,但是部分西方媒体和分析者找到了所谓“逐月下降”的指标,就武断认为中国贸易动力衰减了,也成为中国经济“不行”的证据。
“唱衰”中国经济别有用心
作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体,中国进出口贸易不可能“涨不停”,这不符合基本的贸易逻辑。何况,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脱不了关系,中国进出口出现波动,和国际贸易大环境脱不了关系。何况,美国还对中国进行了贸易到科技多重的禁限措施,中国外贸若是动力衰减,也和美国拖累相关。
何况,中国10月份货物进出口出现了同比增速由降转升的可喜现象。10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5417亿元,同比增长0.9%,比上月下降0.7%。其中,出口19736亿元,下降3.1%;进口15681亿元,增长6.4%。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055亿元。进出口情况的改善,不仅说明西方唱衰中国贸易的破产,也凸显中国经济的韧性和贸易形势的好转。
一方面,全球外资根据市场变化和战略调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规律,有些外资撤离中国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常识是,跨国资本大多数来自西方世界,若按西方逻辑,这些西方跨国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投资,是不是也是逃离西方世界,意味着西方世界“不行了”?
另一方面,2022年外资在华属于较高水平,今年同期外资在华减少,有着高基数的技术原因。何况,即使前三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加减,但也处于较高水平。
更重要的是,前三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814家,同比增长32.4%,凸显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热土。有些外资撤出去,有些外资投进来,外资进出中国渠道顺畅,形成代谢正常,只能说明中国投资环境的好,而不是中国投资环境变差了。西方普遍唱衰并抹黑中国投资环境体系的情势下,也不排除一些外资撤离中国受到美西方不良政媒的误导。
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从外资外贸上挑刺中国,西方逻辑不仅难以自洽而且会带来反噬。毕竟,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的主引擎,直接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就是贸易动力。中国依然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也是外资流入的主要目的国。外贸外资数据的微小变化,并未影响中国作为全球外贸外资大国的大局,西方以此唱衰中国,不仅难以说服世界,恐怕连自己都很难相信。而且,如果中国外贸外资出了问题,也会影响全球贸易,特别是和中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的西方经济体。
特别是,以西方跨国资本为主体的全球资本,也不可能大规模撤离中国市场。全球资本的流动靠的不是西方的意识形态或政客的嘴巴,而是投资环境和有利可图。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继续扩大投资,已经给全球外资提供了绝佳范本。
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具有高质量内涵。2012年至2021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6%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国家之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尽管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仍将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将继续为全球增长作出重要贡献。从经济增长贡献率来看,发达经济体将在2023年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20%,发展中经济体将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80%。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将贡献60%,中国将贡献32%,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
尽管如此,西方一些媒体和政客还是继续唱衰中国,一边拿着“放大镜”放大中国某些经济数据,一边用“显微镜”查找中国经济的所谓短板。现在,西方开始紧盯中国外贸和外资两个指标,从外贸外资同比数据的减少作为中国经济“不行”的证据。
一是认为中国外贸动力不足。据海关总署数据,中国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2%。其中,出口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6%;进口13.2万亿元,同比下降1.2%。虽然进出口数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微降”,但是部分西方媒体和分析者找到了所谓“逐月下降”的指标,就武断认为中国贸易动力衰减了,也成为中国经济“不行”的证据。
“唱衰”中国经济别有用心
作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体,中国进出口贸易不可能“涨不停”,这不符合基本的贸易逻辑。何况,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脱不了关系,中国进出口出现波动,和国际贸易大环境脱不了关系。何况,美国还对中国进行了贸易到科技多重的禁限措施,中国外贸若是动力衰减,也和美国拖累相关。
何况,中国10月份货物进出口出现了同比增速由降转升的可喜现象。10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5417亿元,同比增长0.9%,比上月下降0.7%。其中,出口19736亿元,下降3.1%;进口15681亿元,增长6.4%。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055亿元。进出口情况的改善,不仅说明西方唱衰中国贸易的破产,也凸显中国经济的韧性和贸易形势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