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北都” 推动经济转型
未来香港发展新引擎
在发表施政报告相隔数天,行政长官在行政会议前的例行记者会上称,听到不同市民对施政报告的意见,认同报告提出的政策方向。
施政报告内容相当全面,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施政报告在推动本港经济转型,未来将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北部都会区”将为未来香港发展新引擎,该地区未来将发展为四大区域,分别为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枢纽、创新科技地带、口岸商贸及产业区,与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发展规模很大。正如发展局局长宁汉豪强调,“北都”项目发展横跨20年,工作非常艰巨,因此需要政府很大魄力,需要多方面配合才能成事。
“北都”发展有多重意义。第一,是未来香港重要的土地来源,政府估算区内的新发展土地约3000多公顷,可提供超过50万个新住宅单位,长远解决房屋问题。现时政府正积极进行收地程序,发展局预计未来5年需于全港收回700公顷土地作发展,当中大部分位于北都。
第二,“北都”发展需要完善的配套基建,包括交通运输设施网络。发展局已提出各项细节,提出“北都”会以基建先行的原则发展,尤以两条规划中的新跨境铁路,连接洪水桥与前海以及新田与皇岗,推动两地往来。
此外,人才也是“北都”未来发展成功的关键,而人才可分对外和对内两方面,对外就是从外面吸纳的人才。政府继去年底推出“香港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实体的办公室“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也于10月底开幕,联系已抵港人才与制订招揽人才策略等。政府公布今年首9个月,各项输入人才计划共收到16万份申请,当中超过10万份已获批,约6万人才已经来港,超出政府的续效指标,反映向外吸引人才已见成效。
至于对内就是指培养本地人才。政府将在“北都”预留逾60公顷用地,打造“北都大学教育城”,鼓励专上院校与中外知名院校加强合作,共享资源,提升协同效应。目前香港八间资助大学,其中几间国际排名颇高。当然大学的建设是“百年树人”,除了院校设施等硬件的投入,师资、人才等软件也很重要。而未来促成“北都大学教育城”,肯定需要有足够的科研设施、人才,甚至是专业的职业专才,为创科发展作出贡献。
善用自身的独特优势
新一份施政报告显见,行政长官已为香港订立未来发展蓝图,凭借香港原有的优势,如透过法治,让香港在金融、知识产权、法律等专业服务继续发挥优势,和国际接轨,加上香港建立已久广泛的国际网络,都有助香港经济转型。唯有推动经济转型,推动科技创新,才可以达至高质量的增长。
另一方面,目前香港面临本地消费出现较大经济溢出效应,市民习惯北上或在外地消费,一定程度上影响本地消费及经济表现,情况是难以逆转,因为内地的成本比香港低,服务性价比也较香港为高。故此长远而言,香港经济要有高质量发展,才可挽回增长动力。
总的而言,2023年施政报告是行政长官首份施政报告的延续,内容充实,锲而不舍推动各方面政策措施有序执行,尤其推动“北部都会区”的发展,相信可为香港带来美好的明天。
行政会议召集人、立法会议员、新民党主席
未来香港发展新引擎
在发表施政报告相隔数天,行政长官在行政会议前的例行记者会上称,听到不同市民对施政报告的意见,认同报告提出的政策方向。
施政报告内容相当全面,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施政报告在推动本港经济转型,未来将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北部都会区”将为未来香港发展新引擎,该地区未来将发展为四大区域,分别为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枢纽、创新科技地带、口岸商贸及产业区,与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发展规模很大。正如发展局局长宁汉豪强调,“北都”项目发展横跨20年,工作非常艰巨,因此需要政府很大魄力,需要多方面配合才能成事。
“北都”发展有多重意义。第一,是未来香港重要的土地来源,政府估算区内的新发展土地约3000多公顷,可提供超过50万个新住宅单位,长远解决房屋问题。现时政府正积极进行收地程序,发展局预计未来5年需于全港收回700公顷土地作发展,当中大部分位于北都。
第二,“北都”发展需要完善的配套基建,包括交通运输设施网络。发展局已提出各项细节,提出“北都”会以基建先行的原则发展,尤以两条规划中的新跨境铁路,连接洪水桥与前海以及新田与皇岗,推动两地往来。
此外,人才也是“北都”未来发展成功的关键,而人才可分对外和对内两方面,对外就是从外面吸纳的人才。政府继去年底推出“香港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实体的办公室“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也于10月底开幕,联系已抵港人才与制订招揽人才策略等。政府公布今年首9个月,各项输入人才计划共收到16万份申请,当中超过10万份已获批,约6万人才已经来港,超出政府的续效指标,反映向外吸引人才已见成效。
至于对内就是指培养本地人才。政府将在“北都”预留逾60公顷用地,打造“北都大学教育城”,鼓励专上院校与中外知名院校加强合作,共享资源,提升协同效应。目前香港八间资助大学,其中几间国际排名颇高。当然大学的建设是“百年树人”,除了院校设施等硬件的投入,师资、人才等软件也很重要。而未来促成“北都大学教育城”,肯定需要有足够的科研设施、人才,甚至是专业的职业专才,为创科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