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知名艺人涉儿少性暴力 蓝委提出五项修法

蓝委召开“保护儿少权益 吓阻网路性暴力 让下一代好好长大”记者会。(中评社 俞敦平摄)

  中评社台北4月10日电(记者俞敦平)中国国民党“立委”李彦秀、柯志恩、葛如钧和陈菁徽10日上午,针对台湾近日因为知名艺人黄子佼涉入儿少性暴力事件而引起社会关注的儿少保护一事于召开记者会,提出五点修法内容,也要求加重刑罚以保护儿少权益。

  中国国民党“立委”陈菁徽“国会”研究室10日上午,于“立法院”召开“保护儿少权益 吓阻网路性暴力 让下一代好好长大”记者会,国民党“立委”李彦秀、柯志恩、葛如钧和陈菁徽出席。

  会中蓝委们提出了五项修法内容包括,修订性暴力犯罪防制四法、设立性犯罪专责小组,并成立性犯罪者资料系统,强化执法效率、运用区块链技术合作查缉,罪犯无所遁形、性暴力受害者创伤修复心理谘商系统支持和公共设计纳入反偷拍,杜绝违法偷拍等五项。

  陈菁徽强调了对于受害者的二次伤害以及系统性性暴力事件的严重性,呼吁从源头管理、事后谘商辅导、教育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她批评目前数位性犯罪资源过于分散,缺乏有效的统筹机制,并要求设立专责机关以整合资源,强化执法效率。她也提出了反偷拍措施的必要性,建议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纳入反偷拍思维,并在教育机构中实施防针孔偷拍教育训练,以确保校园安全。

  李彦秀则指出,尽管去年通过了性暴力犯罪防制法修正草案,但实际执行中仍存在许多漏洞。她提到“卫福部”在移除网路性影像方面遇到困难,并强调了被害者申诉流程的繁琐性。她承诺将继续提案修正法律,以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性暴力联防保护网。

  身为心理系教授出身的“立委”柯志恩则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加害者背后的心理动机,并指出许多加害者曾是受害者,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她批评现行法律对加害者的矫正辅导教育时间不足,并强调了谘商专业人力的不足。她认为,若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则无法在短期内实现改善。

蓝委陈菁徽。(中评社 俞敦平摄)

  科技“立委”葛如钧则揭露了这次风暴中心,贩售儿童性影像的“创意私房”网路平台的金流情形,该平台透过数位货币进行非法交易。但葛如钧指出其金流活动完全公开于交易所,每一笔交易都有明确的身份认证。从2021年11月起,该平台已累积超过89万美元的收入,相当于近3000万台币。

  葛如钧强调,数位货币的交易记录提供了追踪犯罪活动的可能,并呼吁检警单位与交易平台合作,利用风险控管工具和AI技术来过滤和阻断非法金流。他也提醒公众,不应误以为数位货币可以匿名使用于非法活动,因为司法机关已能透过技术手段追踪这些交易。

  葛如钧提议修法,以加强对持有儿童和少年性剥削影像犯罪者的惩处,并填补现行法律中对于购买这些非法影像行为的刑责空白,因为现行规范持有和贩售,但如今流行的串流影音的消费者并不会持有影片。他提议将刑责提高至1年以上、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新增法条针对购买性服务或影像的行为进行处罚。他期望透过法律和教育的合作,保护台湾的孩子免受性剥削的伤害。

蓝委李彦秀。(中评社 俞敦平摄)

蓝委柯志恩(中评社 俞敦平摄)

蓝委葛如钧。(中评社 俞敦平摄)

蓝委召开“保护儿少权益 吓阻网路性暴力 让下一代好好长大”记者会。(中评社 俞敦平摄)

  中评社台北4月10日电(记者俞敦平)中国国民党“立委”李彦秀、柯志恩、葛如钧和陈菁徽10日上午,针对台湾近日因为知名艺人黄子佼涉入儿少性暴力事件而引起社会关注的儿少保护一事于召开记者会,提出五点修法内容,也要求加重刑罚以保护儿少权益。

  中国国民党“立委”陈菁徽“国会”研究室10日上午,于“立法院”召开“保护儿少权益 吓阻网路性暴力 让下一代好好长大”记者会,国民党“立委”李彦秀、柯志恩、葛如钧和陈菁徽出席。

  会中蓝委们提出了五项修法内容包括,修订性暴力犯罪防制四法、设立性犯罪专责小组,并成立性犯罪者资料系统,强化执法效率、运用区块链技术合作查缉,罪犯无所遁形、性暴力受害者创伤修复心理谘商系统支持和公共设计纳入反偷拍,杜绝违法偷拍等五项。

  陈菁徽强调了对于受害者的二次伤害以及系统性性暴力事件的严重性,呼吁从源头管理、事后谘商辅导、教育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她批评目前数位性犯罪资源过于分散,缺乏有效的统筹机制,并要求设立专责机关以整合资源,强化执法效率。她也提出了反偷拍措施的必要性,建议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纳入反偷拍思维,并在教育机构中实施防针孔偷拍教育训练,以确保校园安全。

  李彦秀则指出,尽管去年通过了性暴力犯罪防制法修正草案,但实际执行中仍存在许多漏洞。她提到“卫福部”在移除网路性影像方面遇到困难,并强调了被害者申诉流程的繁琐性。她承诺将继续提案修正法律,以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性暴力联防保护网。

  身为心理系教授出身的“立委”柯志恩则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加害者背后的心理动机,并指出许多加害者曾是受害者,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她批评现行法律对加害者的矫正辅导教育时间不足,并强调了谘商专业人力的不足。她认为,若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则无法在短期内实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