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千万工程”行稳致远
一、“千村特产、万村共富”,以美丽经济建设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略重要构成的乡村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物质发展为基础,构建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走出“千村一面”的“一村一品”推动着美丽经济模式的形成。“千万工程”不仅带动了乡村专精特优产业的迭代升级,而且打开了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的新引擎。
以物质文明建设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是事关美丽经济的民生工程。“千村特产、万村共富”的民心工程要以推进农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的、布局合理的、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实现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对接向高水平供求均衡跃升,以此提高农民增收效应。一方面,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各村镇根据自身区域优势、产业积淀与农业基础,打造并形成“一村一特”的美丽经济发展新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另一方面,全方位拉伸农业的产业链条。将原有的传统农业向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加工等拓展,做活“乡愁经济”,实现农业纵向的深度发展和横向的交叉发展。
二、“千村德润、万村和睦”,以美好生活建设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进“三农”工作需要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乡村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更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因地制宜的“一村一韵”推动以文浸人、以风化俗、以德润心的乡风文明建设。随着“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乡风民风更美、人居环境更优、文化生活更丰富,形成了乡风润淳、乡村和睦的生动局面。
三、“千村宜居、万村美丽”,以美丽生态建设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如果说,生态宜居是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内容构成,那么,美丽生态建设将是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千万工程”持续践行着绿色发展理念,为乡村绿色转型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为乡村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形塑了中国治理典范。“一村一策”的含“绿”量决定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它迫切需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以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是事关美丽生态的民安工程。打造“千村宜居、万村美丽”的民安工程,以扭转粗放式经济发展惯性为切入点,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与共建共享,突破“思想关”“利益关”。其一,“不做选择题,要做必答题”,提高农民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增强他们参与农村环保事业的主人翁行动,使其环保意识上升到与衣食住行同样重要的高度。其二,说到底,“千万工程”最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是形塑人的精神、人的品格,应利用好农村广播、乡村数字平台、县域融媒体等载体,宣介农村生态政策,不仅让广大农民懂环保方法,而且厚植其环保理念。其三,群众不仅要发动和带动,更要通过合适的制度安排来激励。为此,应积极推进农村环保奖惩制度,将农村环境污染监测结果作为农户评奖推优的前置条件,“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从制度上解决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乡村是农民的家园,农民是乡村的主人。“千万工程”二十年迭代升级,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触发了乡村生态演进,催发了农业产业重塑,激发了农民精神提升,是凝结“民生、民心、民安”于一体的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工程。毋庸讳言,进一步推进“千万工程”行稳致远,将持续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实践样本和思想之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陈桂生(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一、“千村特产、万村共富”,以美丽经济建设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略重要构成的乡村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物质发展为基础,构建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走出“千村一面”的“一村一品”推动着美丽经济模式的形成。“千万工程”不仅带动了乡村专精特优产业的迭代升级,而且打开了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的新引擎。
以物质文明建设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是事关美丽经济的民生工程。“千村特产、万村共富”的民心工程要以推进农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的、布局合理的、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实现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对接向高水平供求均衡跃升,以此提高农民增收效应。一方面,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各村镇根据自身区域优势、产业积淀与农业基础,打造并形成“一村一特”的美丽经济发展新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另一方面,全方位拉伸农业的产业链条。将原有的传统农业向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加工等拓展,做活“乡愁经济”,实现农业纵向的深度发展和横向的交叉发展。
二、“千村德润、万村和睦”,以美好生活建设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进“三农”工作需要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乡村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更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因地制宜的“一村一韵”推动以文浸人、以风化俗、以德润心的乡风文明建设。随着“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乡风民风更美、人居环境更优、文化生活更丰富,形成了乡风润淳、乡村和睦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