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党中央各项部署,推动中国经济增长
过去三年,中国经历了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经济发展受到巨大挑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抗疫三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4.5%左右。该增速远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速的1.8%,也高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1.6%、0.7%和-0.3%。这是14亿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众志成城坚持抗疫取得的结果,来之不易。
但当前中国经济的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文章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这是党中央基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作出的战略部署。一般经济学理论认为,国内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文章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这实际上是要重振国内两大需求,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稳步回到合理区间。当然,国内需求离不开国外需求的支撑,文章就如何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也进行具体阐述。
需求和供给是经济的两个方面,有效需求离不开有效供给。文章针对2023年的经济工作,阐述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等战略举措。这些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精神的贯彻落实。中国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要维护好这一产业体系和内需市场,就必须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抓紧补短板、锻长板。这是练好内功、站稳脚跟的必然选择。
毋庸置疑,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大国博弈日益激烈,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但中国的经济增长离不开全球贸易和国际金融发展。因此,文章强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这是抓好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纵观全球,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把吸引和利用外资作为重要政策,招商引资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更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要把优质存量外资留下来,还要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过来,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大原则。文章在全面部署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经济安全问题作了阐释和安排。
2023年的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经济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各项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过去三年,中国经历了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经济发展受到巨大挑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抗疫三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4.5%左右。该增速远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速的1.8%,也高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1.6%、0.7%和-0.3%。这是14亿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众志成城坚持抗疫取得的结果,来之不易。
但当前中国经济的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文章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这是党中央基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作出的战略部署。一般经济学理论认为,国内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文章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这实际上是要重振国内两大需求,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稳步回到合理区间。当然,国内需求离不开国外需求的支撑,文章就如何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也进行具体阐述。
需求和供给是经济的两个方面,有效需求离不开有效供给。文章针对2023年的经济工作,阐述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等战略举措。这些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相关精神的贯彻落实。中国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要维护好这一产业体系和内需市场,就必须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抓紧补短板、锻长板。这是练好内功、站稳脚跟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