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编译:韩国应努力开辟无核化之路

  中评社首尔2月26日电(记者 崔银珍编译)据韩国gallup民意调查机构2024年11月发表的数据显示,66%的人赞成韩国自行核武装,30%的人反对。特别是在希望和平、外交应对的国民中,从战略、自卫防御手段的角度来看,过半数以上支持核武装,反映了安保不安的深化。朝鲜的敌对政策、核导弹高度化导致韩半岛紧张局势加剧。在特朗普总统新任期内的对朝战略备受关注的现在,高丽大学政策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前总统安保战略秘书官权熙锡(音)教授日前在韩国《东亚日报》专栏上刊文,对韩国的核武装提出了慎重的意见。文章编译如下:

  当初没有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的核开发没有法律上的争斗。与此不同,朝鲜在加入NPT后严重违反了禁止条款,因此国际社会在严厉制裁的基础上要求完全无核化,事实上拒绝承认其拥核国家。

  同时,很难期待数十年来以举国投资拥有数十枚核武器而闻名的朝鲜立即实现完全无核化。但是,即使需要时间,韩国政府也有实现完全无核化目标的特殊责任。美国总统特朗普7日通过美日首脑联合声明表示:重申对朝鲜完全无核化的严重承诺。

  目前,我们对朝鲜的遏制和外交两个要素中的遏制过度集中,导致外交受阻,军事紧张加剧。想要大幅加强遏制要素的独立核武装或重新部署战术核武器,不仅不会增进安保,反而会使安保更加危险。因为韩国的核武装不是问题的解决,而是更大的安保不安的开始。   1945年核时代开幕后,美国和苏联争相增加核武器,在10多年后,即使受到先发制人的攻击,也能生存下来,达到了可以报复对方的‘稳定的恐怖均衡’状态。但此后,两国展开了疯狂的核竞争,直到1986年两国的核武器总数达到6.3万个的历史最高值为止,一直没有停止。

  在韩国的核武装过程中,朝鲜会强烈感受到先发制人的打击压力,核武装后会展开无限的核扩张竞争,直到南北之间形成令人放心的恐怖平衡。冷战期美苏经历的误判和偶发事故而险些爆发一触即发的核战争的瞬间,在狭小的韩半岛对峙的南北真的会能避免吗?不仅是日本和台湾,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朗等也不可能错过核武装的机会。

  为了遏制朝核威胁,历届政府都依靠在非常时期利用美国传统战斗力和核力量的‘扩张遏制’。为了消除依靠美国善意的不确定性,两国设置了多种名称的核协议体,为了让国民感受到,增加了战略资产在韩半岛出现的次数。今后与美国紧密协商符合韩国情况的延伸威慑的多种方案,同时修改现行的《韩美原子能协定》,使和平浓缩、再处理活动的权利得到认可,培养合法的核门槛力量才是现实方案。   与此同时,还要搞活外交。传统的核战略理论指出,孤立核武器并不完整,应该考虑广泛的政治背景。应该增加对朝鲜的参与(干预)和对话。在解决朝核问题上,作为当事者的我们,不能只把负担推给同盟,但也很难自己解决。应该以美国为首,积极与主要利害关系国中国、日本、俄罗斯进行协商,开辟无核化之路。

  历届政府都在努力遏制朝鲜的挑衅,打开外交之窗,要英明地运用两个要素。这是韩国对朝战略的一贯原则,也是国民共识的常识。到今年春天,特朗普第二期对朝鲜政策的研究将结束,新政策将启动。弹劾政局之后,韩国政府应该重新找回基于原则和常识的对朝鲜政策。   中评社首尔2月26日电(记者 崔银珍编译)据韩国gallup民意调查机构2024年11月发表的数据显示,66%的人赞成韩国自行核武装,30%的人反对。特别是在希望和平、外交应对的国民中,从战略、自卫防御手段的角度来看,过半数以上支持核武装,反映了安保不安的深化。朝鲜的敌对政策、核导弹高度化导致韩半岛紧张局势加剧。在特朗普总统新任期内的对朝战略备受关注的现在,高丽大学政策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前总统安保战略秘书官权熙锡(音)教授日前在韩国《东亚日报》专栏上刊文,对韩国的核武装提出了慎重的意见。文章编译如下:

  当初没有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的核开发没有法律上的争斗。与此不同,朝鲜在加入NPT后严重违反了禁止条款,因此国际社会在严厉制裁的基础上要求完全无核化,事实上拒绝承认其拥核国家。

  同时,很难期待数十年来以举国投资拥有数十枚核武器而闻名的朝鲜立即实现完全无核化。但是,即使需要时间,韩国政府也有实现完全无核化目标的特殊责任。美国总统特朗普7日通过美日首脑联合声明表示:重申对朝鲜完全无核化的严重承诺。

  目前,我们对朝鲜的遏制和外交两个要素中的遏制过度集中,导致外交受阻,军事紧张加剧。想要大幅加强遏制要素的独立核武装或重新部署战术核武器,不仅不会增进安保,反而会使安保更加危险。因为韩国的核武装不是问题的解决,而是更大的安保不安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