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治明语中评:马推动两岸学子交流消弭恶意
中评社基隆4月3日电(记者 张颖齐)针对马英九再度访问大陆,马英九文教基金会“大九学堂”成员、中国国民党基隆市青年工作委员会总会长余治明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马英九一直都在栽培台湾学子,促进两岸学子交流,两岸共同语言,彼此可有更多善意的合作契机。
现年29岁的余治明,1994年出生于基隆,台湾师范大学运动休闲餐旅管理研究所硕士,现任国民党基隆市青工会总会长、基隆市政府发言人,是马英九基金会大九学堂第三期学员。历任国民党基隆市长谢国梁竞选办公室发言人、国民党青年部新住民工作坊特约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行销与流通管理系学会长等。
余治明表示,他是2021年进入大九学堂,马英九基金会这几年一直在栽培青年学子,增加两岸学子相互认识,过去因不少台湾年轻人受到片面讯息的影响,对大陆感到害怕,甚而“仇中”,但基金会透过相互交流,让大家知道应消弭恶意。
余治明说,马英九去年曾率台湾学子访问大陆,并赴陆祭祖,随后邀请大陆学生来台访问,这就是很好的互动,两岸不需要、也不必要搞得那么紧张,但凡双方有善意之下,就会有很多合作的新机会、新契机,两岸学子交流是很好的起点,马英九一直以来都想透过这样的活动,增进台湾青年的认知与想法。
余治明向中评社说,台湾一些00后,对“中国”或“大陆”这个词感到害怕,有人不认为自己“国家”是“中华民国”,讲“台湾”才比较乐意,但这并非我们所乐见,应该要认同“中华民国”是自己的“国家”,我们生活在“中华民国”,而祖先从大陆来的,我们也不能忘根。
“两岸学子交流也是求同存异。”余治明说,两岸学子之间透过沟通,会欣赏对方的文化与优点,降低对立的气氛,没有说谁一定优于谁,我们都是用同一语言。
余治明指出,他认为马英九访陆,可示范给赖清德看,两岸不用恶意态度,可摆脱蔡英文过去执政的立场包袱,应用友善的角度来看,只要愿意释出善意,两岸关系就能前进一大步,马英九是这样关键的决策,可启蒙给赖清德看,两岸若走蔡政府的两岸政策老路,只会把“中华民国”做小。
余治明强调,若按照民进党政府的两岸政策发展下去,更多销陆的台湾农产品会受到限制,自马英九卸任后,“中华民国”的“邦交”国断了多少?这样只会让“中华民国”更不被国际认可,千万别把自己的路走小、降格局,大家都不乐见此情形。
中评社基隆4月3日电(记者 张颖齐)针对马英九再度访问大陆,马英九文教基金会“大九学堂”成员、中国国民党基隆市青年工作委员会总会长余治明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马英九一直都在栽培台湾学子,促进两岸学子交流,两岸共同语言,彼此可有更多善意的合作契机。
现年29岁的余治明,1994年出生于基隆,台湾师范大学运动休闲餐旅管理研究所硕士,现任国民党基隆市青工会总会长、基隆市政府发言人,是马英九基金会大九学堂第三期学员。历任国民党基隆市长谢国梁竞选办公室发言人、国民党青年部新住民工作坊特约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行销与流通管理系学会长等。
余治明表示,他是2021年进入大九学堂,马英九基金会这几年一直在栽培青年学子,增加两岸学子相互认识,过去因不少台湾年轻人受到片面讯息的影响,对大陆感到害怕,甚而“仇中”,但基金会透过相互交流,让大家知道应消弭恶意。
余治明说,马英九去年曾率台湾学子访问大陆,并赴陆祭祖,随后邀请大陆学生来台访问,这就是很好的互动,两岸不需要、也不必要搞得那么紧张,但凡双方有善意之下,就会有很多合作的新机会、新契机,两岸学子交流是很好的起点,马英九一直以来都想透过这样的活动,增进台湾青年的认知与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