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中国式现代化累积将带来复利式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中评社 马一鸣摄)

  中评社北京4月1日电(实习记者 蒋婷)3月31日,《大国复利:中国高质量发展与2035年趋势畅想》五国合作智库报告发布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主持该报告发布,他介绍道,该报告首次提出了“大国复利”的概念。报告认为,复利是财富创造、资产增值的利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累积,能够给中国带来“复利式”发展。大国复利具有收益稳定性和长期积累性两大特征,这种发展模式能够长期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具有巨大的潜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复利式”发展动能集中体现为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绿色发展。

  报告选取新民生、新消费、新制造、新基建、新服务五大领域集中展示过去几年特别是近一年来中国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果。新民生“新”在十大变化:乡村生活火热,小城内容丰富,城市绿地变多,劳动保障提升,医疗服务更近,政事处理更快,电信诈骗减少,反腐更加有力,资本市场好转,居民负债改善;新消费方面,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着增强。各地文旅发展紧跟市场变化,不断推出火热的新消费场景,文娱演出经济极大丰富城市消费新业态,数字零售市场逐渐回暖;新制造方面,先进制造业成为强国之基。“灯塔工厂”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三样”商品出口首破万亿,加速产品出海与产业链全球布局。自主研发浪潮加速提升电子产业国产化替代,产业“联动”作用凸显;新基建已在5G基站建设、特高压、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集中发力,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质生产力支持下的新服务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呈现出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均等化、高端化、全球化的突出特点。

  报告认为,当前“社会预期偏弱”的本质是“经济复利预期偏弱”,虽然也有政策信息差和外在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但更应重视体制性改革滞后的影响。虽然当前社会预期依然偏弱,但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依然巨大,只要朝着法治化、市场化的方向坚定深化改革开放,纠正资源配置中的扭曲,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定能扭转社会对于中长期的经济复利预期。

报告(来源:主办方供图)

  在经济复利逐渐释放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弥合政策感知的信息缺口,紧抓政策落实力度;激发创新活力,突破高端科技“卡脖子”;重点推进服务业引领的新型全球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适当增加风险偏好,先立后破中提升发展信心;围绕金融强国目标,高质量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使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足感。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正在不断夯实,对内制度性改革和对外高水平开放的政策复利正在持续释放。在这一过程中,提振发展预期,重建社会信任至关重要。

  报告首次从智库视角具象化畅想了中国2035年十大发展面貌:中国GDP大概率在2035年左右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居民可支配收入有望比2023年实现翻番;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从三分之一扩大到近二分之一;2035年平均每三个家庭拥有一辆新能源车;2030年前提早实现碳达峰,2035年成为年减排量绝对值最高的国家;中国企业入围世界500强数量将至少超过200家;2035年中国成为全球最成熟的资本市场之一;“一带一路”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合作倡议,覆盖最多国家、最多人口和最大经济规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中评社 马一鸣摄)

  中评社北京4月1日电(实习记者 蒋婷)3月31日,《大国复利:中国高质量发展与2035年趋势畅想》五国合作智库报告发布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主持该报告发布,他介绍道,该报告首次提出了“大国复利”的概念。报告认为,复利是财富创造、资产增值的利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累积,能够给中国带来“复利式”发展。大国复利具有收益稳定性和长期积累性两大特征,这种发展模式能够长期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具有巨大的潜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复利式”发展动能集中体现为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绿色发展。

  报告选取新民生、新消费、新制造、新基建、新服务五大领域集中展示过去几年特别是近一年来中国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果。新民生“新”在十大变化:乡村生活火热,小城内容丰富,城市绿地变多,劳动保障提升,医疗服务更近,政事处理更快,电信诈骗减少,反腐更加有力,资本市场好转,居民负债改善;新消费方面,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着增强。各地文旅发展紧跟市场变化,不断推出火热的新消费场景,文娱演出经济极大丰富城市消费新业态,数字零售市场逐渐回暖;新制造方面,先进制造业成为强国之基。“灯塔工厂”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三样”商品出口首破万亿,加速产品出海与产业链全球布局。自主研发浪潮加速提升电子产业国产化替代,产业“联动”作用凸显;新基建已在5G基站建设、特高压、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集中发力,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质生产力支持下的新服务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呈现出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均等化、高端化、全球化的突出特点。

  报告认为,当前“社会预期偏弱”的本质是“经济复利预期偏弱”,虽然也有政策信息差和外在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但更应重视体制性改革滞后的影响。虽然当前社会预期依然偏弱,但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依然巨大,只要朝着法治化、市场化的方向坚定深化改革开放,纠正资源配置中的扭曲,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定能扭转社会对于中长期的经济复利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