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步伐坚定 外企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中国网发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文章表示,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近四年引资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肆虐、全球外资下降40%的大背景下,中国引资逆势增长4.5%,实现了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和全球占比的“三提升”。中国在疫情防控上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复工复产成效显着,在后疫情复苏期经济快速恢复呈现稳健发展态势。这些都充分展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也更加增强了外企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在华投资热情。
文章分析,外企之所以对中国市场潜力充满信心,首先离不开中国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走包容并蓄的发展路线,致力于打造一个优质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31位,较上年大幅提升15位。
近年来,中国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显着成果。自2020年正式实施《外商投资法》以来,中国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使外资准入更为自由,投资活动更为便利。疫情冲击之下全球经济持续动荡,中国稳定的营商环境更是给予了外企深耕中国市场以及扩大投资规模的信心。
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时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等具体要求,更加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激活发展动力的决心。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将为外资企业提供一个高质量、全面互惠、发展潜力巨大的贸易平台,为外资企业在供应链、产业链的布局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其次,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吸引外资企业在华寻求发展动力。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不仅是中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强大优势,也是外企在华投资发展的重要动力支柱。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结构转轨的关键时期,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在持续优化。数字技术下激发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地激活消费潜能,个性化和高质量需求越来越多,消费升级已成为大势所趋。中国拥有全球增长速度最快、消费需求最多元化、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这为外企持续加码中国市场提供了充足的信心。
最后,中国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在全球供应链上的地位逐渐巩固。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数字技术,将“新基建”作为重大战略部署,以期通过数字经济重构经济增长新格局,不仅为中国经济稳健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大大提升了吸引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体系的重要一环,为外资企业搭建了高效一体化的供应链和高度协作的上下游产业链,吸引着外资加速向产业链高端环节转移,共同分享制造业转型升级红利。高端制造业以其巨大的上下游产业带动效应,将促进形成高端资源要素集聚优势,提升外企投资力度。同时,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中国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积极推动“引进来”,持续提升供应链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中国供应链竞争力,巩固提升在全球供应链的优势地位,培育出更为开放包容的供应链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以及新能源等领域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5G等数字技术为手机、医疗、汽车等诸多产业带来了跨国发展的合作机遇。作为全球领先的无线科技创新者,高通在中国开通业务已逾二十年,合作范围也拓展至智能手机、集成电器、大数据、汽车等诸多行业。高通在国内先后发起了“5G领航计划”“5G物联网创新计划”,不仅提升了与中国产业的合作深度,也助力中国企业捕捉更好的市场机会,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在合作伙伴高通的赋能和中国手机厂商的全球化布局下,中国手机在2021年全球前十大手机厂商中占据七席,而2010年仅一家上榜。
可以看到,中国以其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以及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在华外企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信心和动力。同时,中国也一直用实际行动证明坚定开放的信心,通过稳外资等一系列利好政策释放出积极信号,持续增强外企对中国市场潜力的信心。相信未来外商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推动中国经济稳健可持续发展,并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能量。
中国网发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文章表示,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近四年引资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肆虐、全球外资下降40%的大背景下,中国引资逆势增长4.5%,实现了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和全球占比的“三提升”。中国在疫情防控上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复工复产成效显着,在后疫情复苏期经济快速恢复呈现稳健发展态势。这些都充分展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也更加增强了外企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在华投资热情。
文章分析,外企之所以对中国市场潜力充满信心,首先离不开中国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走包容并蓄的发展路线,致力于打造一个优质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31位,较上年大幅提升15位。
近年来,中国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显着成果。自2020年正式实施《外商投资法》以来,中国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使外资准入更为自由,投资活动更为便利。疫情冲击之下全球经济持续动荡,中国稳定的营商环境更是给予了外企深耕中国市场以及扩大投资规模的信心。
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时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等具体要求,更加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激活发展动力的决心。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将为外资企业提供一个高质量、全面互惠、发展潜力巨大的贸易平台,为外资企业在供应链、产业链的布局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其次,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吸引外资企业在华寻求发展动力。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不仅是中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强大优势,也是外企在华投资发展的重要动力支柱。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结构转轨的关键时期,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在持续优化。数字技术下激发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地激活消费潜能,个性化和高质量需求越来越多,消费升级已成为大势所趋。中国拥有全球增长速度最快、消费需求最多元化、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这为外企持续加码中国市场提供了充足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