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价提税控烟没有理由再等了
提价提税控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每一次都会引发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合理性、公平性、有效性等方面。
在笔者看来,提价控烟的“合理性”问题,基本是个伪命题:如果控烟本身是利国利民的,那么采取提价手段控烟,恐怕难以置疑。有人说,提价伤害烟民利益,增加了烟民的消费支出。但换一个角度讨论,吸烟消费并不在民生刚性支出概念里,国家有保民生的义务,而在涉及非民生的个人嗜好、消遣性居民消费问题上,国家没有刚性保障义务。
再者,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消费税收导向,都是鼓励健康消费,抑制非健康、不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消费。烟草则更是多数国家都课以重税的消费品。因为烟草消费量与国民健康水平呈反向关系,提价提税能够有效降低烟草消费。有调查数据表明,烟草价格每上升10%,发达国家烟草消费量会下降4%,发展中国家则下降8%。
这一组数据,也对提价提税控烟的有效性问号,作了很好的回答。
需要认真讨论的,是关于公平性的争议。不少人认为,提价控烟对低收入烟民不公平,是在强制穷人戒烟——结果是,烟草可能成为富人“专享”。但事实上,控烟的出发点,并不存在“嫌贫爱富”的意味,因为在健康语境下,吸烟肯定不是在“享受爱”。
当然,国家控烟的目标是广大青少年都远离烟草,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通过提价来让一部分烟民先戒烟或减少吸烟,谁能说这不是一种合理的政策选择?说到底,吸烟不是一种福利,不能要求国家像出台其他税收或价格政策那样,重视考虑低收入人群的利益,给予减免或补贴等等。
如果我们不作提价提税等手段控烟的努力,会是什么情况?据2013年的权威信息、当年11月份召开的第六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上公布的数字,过去30年内,我国肺癌和乳腺癌病死率大幅攀升,分别上升了465%和96%。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病人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可谓触目惊心!
更令人惊心的是,在国家严格控烟背景下,近年来国内卷烟销量不是逐年下降,反而逐年上升。据12月5日全国控烟学术研讨会上公布的数据,我国卷烟销量自2016年起呈现逐年上升,到2020年全国产量达到23863.7亿支,同比增长0.9%。2021年1-4月累计产量9482.2亿支,同比增长2.7%。
近些年来,世卫组织不断建议我国提价提税控烟,2014年世界无烟日当天,世卫组织曾向中国政府提议,应将烟草税提高至卷烟零售价格的70%。现在来看,我们的卷烟价格还远未到位。由此来说,卷烟提税提价,应该是大势所趋。
提价提税控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每一次都会引发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合理性、公平性、有效性等方面。
在笔者看来,提价控烟的“合理性”问题,基本是个伪命题:如果控烟本身是利国利民的,那么采取提价手段控烟,恐怕难以置疑。有人说,提价伤害烟民利益,增加了烟民的消费支出。但换一个角度讨论,吸烟消费并不在民生刚性支出概念里,国家有保民生的义务,而在涉及非民生的个人嗜好、消遣性居民消费问题上,国家没有刚性保障义务。
再者,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消费税收导向,都是鼓励健康消费,抑制非健康、不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消费。烟草则更是多数国家都课以重税的消费品。因为烟草消费量与国民健康水平呈反向关系,提价提税能够有效降低烟草消费。有调查数据表明,烟草价格每上升10%,发达国家烟草消费量会下降4%,发展中国家则下降8%。
这一组数据,也对提价提税控烟的有效性问号,作了很好的回答。
需要认真讨论的,是关于公平性的争议。不少人认为,提价控烟对低收入烟民不公平,是在强制穷人戒烟——结果是,烟草可能成为富人“专享”。但事实上,控烟的出发点,并不存在“嫌贫爱富”的意味,因为在健康语境下,吸烟肯定不是在“享受爱”。
当然,国家控烟的目标是广大青少年都远离烟草,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通过提价来让一部分烟民先戒烟或减少吸烟,谁能说这不是一种合理的政策选择?说到底,吸烟不是一种福利,不能要求国家像出台其他税收或价格政策那样,重视考虑低收入人群的利益,给予减免或补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