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恭语中评:赖讲话信号极不寻常
中评社台北5月22日电(记者 张嘉文)对于赖淸德520就职演说的两岸关系部份,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认为,赖淸德犹如发表“台独宣言”,今后两岸双方当局关系只会在统独对立升高及持续对抗中进行,将比蔡英文的八年更为恶化。据蔡自诩她“让世界看见台湾”,其实是“让世界看见台湾很危险”,如今,赖淸德会“让世界看见台湾更危险”。
张荣恭接受中评社采访指出,赖清德定位“‘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是承袭蔡英文的“台独”路线,但又比蔡激进,明确把“中华民国台湾”、“台湾”都定为“国家称呼”。也就是说,两岸“国与国互不隶属”本来就是违反“宪法”,赖淸德还变相更改“国号”。况且美国应该事先知悉赖的演说内容,仍开绿灯,那么如果期待大陆不针对此一动向作出强势反应,恐怕不切实际。
公元两千年陈水扁上任时,以承诺不宣布“台独”、不更改“国号”等“四不一没有”,获得大陆回应“听其言观其行”。2016年蔡英文上任时,承诺按照“宪法”和两岸条例处理大陆事务,大陆的回应是“未完成的答卷”。陈、蔡的就职演说虽都未能促成两岸对话,但均争取到转寰的时间与空间。頼清德竟完全无意为自己留下余地,直接延续蔡英文的“新两国论”(1999年李登辉的“两国论”尚且以国家统一为目标,蔡、頼均排除此一目标),还在既有的“国号”之外,添加两个所谓“国家称呼”,大陆便对赖清德没有观察期,两岸统独对撞的态势骤然呈现,受到冲击的当然是台海和平稳定及台湾的安全安定。
张荣恭告诉中评社,对照来看,当年李登辉提出比现在蔡、頼还低调的“两国论”,美国仍极不満,派遣特使来台要求李设法向大陆解释,并称美国必须准备一旦大陆因此对台动武,将从台湾撤离三万侨民。但2021年十月蔡英文提出激进的“新两国论”,美国不仅没有意见,反而十二天后,国务院副助卿华自强在华府的座谈会上,质疑2758号决议。此时适逢联合国通过该决议五十周年,令人很难不联想“新两国论”与美方的联动关系。如今民进党继续执政,美方挺两岸分离固定化就愈加明显了。可见美国所谓不支持“台独”,限缩到只要不正式宣“台湾独立”或修改“宪法”的那层薄纱了。
大陆就不可能不严肃评估台海新形势,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展现战略自信来因应。正如四月初习近平应约与拜登通电话时,除了重申“台湾问题是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还强调“对于‘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纵容支持,我们不会听之任之”。因此,未来在“台独”脚步紧迫及美国续予提供武器的形势下,台海风浪将比过去八年更为凶险。台湾民众又何须因主政者冒进与外力怂恿,而在战争边缘存活?
张荣恭指出,頼清德藉自创的解读“宪法”来鼓吹两岸两国,其说法诚为首见,作风刚硬,信号极不寻常,意在否定一般认知按照“宪法”则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预示了今后頼清德非无可能透过独派色彩浓厚的大法官进行“释宪台独”,重新界定“领土主权”范围,就是“法理台独”了。这攸关两岸统独摊牌,十分值得各方注意。而多名已被大陆定性为“台独”顽固份子者,分居政府要津,两岸政策方向就只会是搞对抗。且由独派人士掌理文教部门,“去中国化”势必深入。这都使得台海变数只增不减。须知,当台湾军方政治立场在独派人士主导下,从反对“台独”转为不反“台独”,甚至按“新两国论”建军,两岸趋战不趋和就难以避免了。
至于頼清德宣称要和世界民主国家结成共同体,然而试问,哪个民主国家没有一个中国政策?哪个民主国家不是中国大陆的邦交国?哪个民主国家承认台湾是国家?偏偏只有民进党政府拒依“宪法”制定一中政策,以致不仅两岸沟通无门,台湾也被排除在全球都与中国大陆交往的体系之外,连经济性的东亚RCEP、泛太平洋CPTPP都不得其门而入,民生性的世界卫生大会、国际民航组织会议门票,竟然从国民党执政时已经获得,到民进党政府手上又失去。这种困局未来仍无法扭转。
张荣恭说,四月间北京“习马会”上,习近平着重阐述了中华民族这个包容性概念;接着,政协主席王沪宁在会见国民党籍民意代表时,释出了重启两岸民间交流的系列设想。台湾许多舆论认为习、王提供了机会之窗,呼吁頼清德应予把握,不难从习、王讲话找到两岸连结点,以缓和台海局势。但是頼却不思此途,执意把“台独”当工作,实在令人浩叹!
中评社台北5月22日电(记者 张嘉文)对于赖淸德520就职演说的两岸关系部份,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认为,赖淸德犹如发表“台独宣言”,今后两岸双方当局关系只会在统独对立升高及持续对抗中进行,将比蔡英文的八年更为恶化。据蔡自诩她“让世界看见台湾”,其实是“让世界看见台湾很危险”,如今,赖淸德会“让世界看见台湾更危险”。
张荣恭接受中评社采访指出,赖清德定位“‘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是承袭蔡英文的“台独”路线,但又比蔡激进,明确把“中华民国台湾”、“台湾”都定为“国家称呼”。也就是说,两岸“国与国互不隶属”本来就是违反“宪法”,赖淸德还变相更改“国号”。况且美国应该事先知悉赖的演说内容,仍开绿灯,那么如果期待大陆不针对此一动向作出强势反应,恐怕不切实际。
公元两千年陈水扁上任时,以承诺不宣布“台独”、不更改“国号”等“四不一没有”,获得大陆回应“听其言观其行”。2016年蔡英文上任时,承诺按照“宪法”和两岸条例处理大陆事务,大陆的回应是“未完成的答卷”。陈、蔡的就职演说虽都未能促成两岸对话,但均争取到转寰的时间与空间。頼清德竟完全无意为自己留下余地,直接延续蔡英文的“新两国论”(1999年李登辉的“两国论”尚且以国家统一为目标,蔡、頼均排除此一目标),还在既有的“国号”之外,添加两个所谓“国家称呼”,大陆便对赖清德没有观察期,两岸统独对撞的态势骤然呈现,受到冲击的当然是台海和平稳定及台湾的安全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