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专访:钟厚涛析美对台军售将有八大变化
中评社北京2月25日电(助理记者 柯晗燕)近日路透社报导,有消息人士指出,民进党当局正在和特朗普政府商谈“军售案”,并考虑从美国采购价值70亿至100亿美元的军武。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对台军售问题再次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日前,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钟厚涛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对美对台军售问题及近期热点事件进行深度剖析。他指出,随着特朗普再次执政,美台关系将迎来新的变化,尤其在军售金额、频率、武器类型等方面可能出现显着调整。
中评社记者:台湾“中时新闻网”2月18日报导,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任内,对台军售超过200亿美元。而拜登政府则在4年中19次对台军售,总金额约90亿美元,不到“特朗普1.0”时期的一半。您如何看待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对台军售的政策?这一政策与他第一任期相比有哪些变化?
钟厚涛: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台军售政策,我认为将会有八大方面的变化:
第一是对台军售金额增多。特朗普在第一任期的4年时间里共对台售武11次,共180亿美元,超过奥巴马政府8年时间中的军售总额。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可能会延续这个态势并进行更大规模的对台军售。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特政府在2019年曾向台湾出售66架总价值共计80亿美元的F-16V战斗机,创下了1979年以来美对台军售单笔最高的记录。未来,特朗普政府对台军售可能会呈现扩大趋势,不仅总额高,单笔军售数额也会高。
第二是对台军售频率增加。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推动以商业方式向台湾出售武器与军事技术,对台军售不再单纯由政府主导,审批流程大幅减少。2018年4月,美国国务院向台湾出售了所谓“营销核准证”,授权美国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向台湾潜艇制造提供敏感技术,等于授权美国军工企业同台湾进行直接谈判。可以预见,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内,不仅是政府,美国军工企业也会加大对台军售力度。在拜登政府的4年任期里共有19次对台军售,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的4年时间里,军售次数很有可能超过这个数字,值得高度关注。
第四是进攻属性增强。原先美国对台售武多为防御性武器,但未来会愈发强调进攻属性。根据1979年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和1982年中美《八一七公报》,美国只能向台湾出售防御性武器。但自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开始,美国开始加大对台出售进攻性武器。美国《金融时报》曾披露,未来美国有可能向台湾出售包括F-35战斗机在内的进攻性武器。原先美国对台军售带有显着淘汰“落后产能”的意味,多以“清仓式”的销售卖给台湾“破铜烂铁”。如果该消息属实,意味着美国对台军售出现重大转变,将台湾同日本、韩国、欧盟等同等看待,对台出售具有显着进攻性的武器。
第五是强化台湾自主防卫。拜登政府时期,强调联合盟友力量“协防台湾”,彼时日本积极炒作“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而特朗普执政带有鲜明的孤立主义色彩,不愿主动卷入地区冲突,可以预见未来其会要求台湾强化自身防御能力。赖清德当局成立的“全社会防御委员会”,实质上就是为了去落实美国所提出的相关要求。在未来,美国在对台军售时会注意强化台湾的自主防御能力,在武器配置等方面会有所倾斜。
第七是对台出售传统武器。拜登时期,美国向台湾出售的多是导弹、水雷、潜艇等非对称性武器,目的是帮助台湾构建对大陆的不对称性战略。这些武器相对而言规模小、价格低,整体上不符合特朗普的利益需求。特朗普政府未来会重点向台湾出售坦克、战斗机等传统武器。这些武器单价较高、规模较大,将成为未来美国对台军售的重点。
第八是注重整体合作。美国将不单单对台出售武器,而是综合武器操作、维护、人员培训等因素,将台湾纳入美国军事操作系统。美国未来除了对台军售外,将会有秘密的甚至半公开的军事人员交流或训练指导。这意味着美国在对台单纯的售武之外开辟了新的军事合作方式,值得外界高度关注。
钟厚涛:从战略上看,美国现在正准备从中东和欧洲抽身,试图重返亚太。奥巴马执政末期提出所谓“亚太再平衡”,特朗普第一任期又提出所谓的“印太战略”,而拜登时期又延续了该战略。特朗普第二任期应该会继续强化所谓的“印太战略”,进一步强化台湾的“战略支点”作用,加大勒索台湾的力度。
从经济上看,美对台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在2024年,美国对台有648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对特朗普来说完全不可接受,因此在新任期内势必会“挥舞关税大棒”敲诈勒索台湾。
从产业上看,特朗普曾多次表态认为台积电偷走了美国的芯片制造业,因此未来会要求台湾加速对美投资、军购,甚至要求把台积电变为“美积电”。
特朗普团队成员万斯、沃尔兹等都曾明确表态要求台湾加大对美军购,认为台湾的防务预算应当由GDP总量的2.5%追加到5%左右,特朗普本人甚至要求要达到10%。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多方面的对台索取将会极大挤压台湾的经济民生空间。如果台湾在对美军购加大财政预算投入,不可避免地会对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造成冲击,台湾的经济发展动力就会受到巨大冲击。
如果台湾当局真的落实了美方不断要求增加的防务预算,将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战略透支陷阱”。台湾本该将有限的财政投入到经济民生上,而现在却对美国言听计从,将宝贵的资金投入防务预算。这必然就会造成战略透支,寅吃卯粮,导致台湾的发展前景蒙上沉重阴影。
中评社记者:上周,赖清德表示要将编列特别预算,让台湾防务支出从占GDP的2.45%提升到3%,若如期施行,将是台湾民主化后最高的防务预算。您认为这一预算提升的主要动因是什么?这种预算的提升是否会加剧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
钟厚涛:台湾当局提升预算的主要动因是其自身严重的战略焦虑,尤其是最近,在美俄开启结束俄乌冲突的谈判后,台当局的战略焦虑显着上升。
可以看到,俄乌冲突的和平谈判由美国和俄罗斯主导,而乌克兰连上餐桌的机会都没有。这就是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所说的,“你如果不在餐桌上,你就在菜单上”,乌克兰很显然可能遭遇被美国抛弃的命运。台湾可以设身处地地想,美国今天可以抛弃乌克兰,明天有没有可能抛弃台湾呢?在这种情势下,岛内“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氛围迅速发酵。
更为重要的是,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奉行交易性格,即只要价格合适,没有什么是不可以交易的。如果未来台海局势进一步紧张,美国可能研判台湾不再是一个战略资产反而是战略包袱,更有可能抛弃台湾。
而这势必会加剧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因为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中国在美国对台军售、外部势力对台军售,包括许多敏感性武器军售上是不会吞下苦果的。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荷兰准备向台湾出售潜艇,中国就直接降低了同荷兰的外交关系,由大使级降为代办级。
未来如果美国执意向台湾出售军事武器,尤其是一些特别敏感的军事武器,整个台海地区的紧张态势会进一步加剧。台湾是个外向型经济体,其原材料需要进口,产品需要出口,高度依赖一个比较稳定、安全的周边环境。在这种情势下,如果台海局势持续紧张,最终受害的只会是台湾自身。
中评社记者:2月10日至12日,美军“约翰逊”号导弹驱逐舰,“鲍迪奇”号海洋测量船驶入台湾海峡;2月16日,加拿大“渥太华”号护卫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近段时间以来,一些西方国家打着“自由航行”的旗号过航台湾海峡,您认为他们这样的举动有何意涵?
钟厚涛:2月10号到12号,美军“约翰逊”号驱逐舰与“鲍迪奇”号海洋测量船经航台湾海峡释放出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信号。一方面,这预示着美国会加大“打台湾牌”的力度。这是特朗普自1月20日重返白宫后首次派军舰穿越台湾海峡,也是其上台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指派军舰穿越台湾海峡,显示未来美国将加大力度落实“以台制华”政策。值得高度警惕的是,此次美国军舰过航从10号到12号历经3天的时间,不同于以往的当天即通过。这预示着美国试图把指派军舰穿越台湾的时间延长,背后可能还隐藏着更深的不轨的图谋。
第三个方面,这预示着美国指派军舰穿越台湾海峡将会呈现常态化态势。美国的“约翰逊”号驱逐舰是美国海军建造第64艘伯克级驱逐舰,配备了“宙斯盾”作战系统,具有一体化的防空和反导作战能力。它在2023年的9月、2024年的8月曾穿越过台湾海峡,此次穿越意味着未来美国可能会指派该驱逐舰继续穿越台湾海峡,使之成为“惯犯”。
美国指派军舰穿越台湾海峡将产生一系列危害。一是向岛内民进党当局发出错误的信号,助长赖清德当局“以外谋独”和“以武谋独”的嚣张气焰。二是会对其他国家产生负面示范效应,包括鼓动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家指派军舰穿越台湾海峡。在美国军舰穿越之后的第四天,加拿大的“渥太华”号护卫舰就穿越了台湾海峡,并且进行了公开的炒作。这背后一方面是美国的怂恿,另一方面是加拿大借穿越台湾海峡向美国“表忠心”,显示与美国的战略同步。第三个重要的危害,即给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埋下重大的隐患,可能导致台海局势风高浪急,走向惊涛骇浪。
中评社北京2月25日电(助理记者 柯晗燕)近日路透社报导,有消息人士指出,民进党当局正在和特朗普政府商谈“军售案”,并考虑从美国采购价值70亿至100亿美元的军武。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对台军售问题再次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日前,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钟厚涛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对美对台军售问题及近期热点事件进行深度剖析。他指出,随着特朗普再次执政,美台关系将迎来新的变化,尤其在军售金额、频率、武器类型等方面可能出现显着调整。
中评社记者:台湾“中时新闻网”2月18日报导,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任内,对台军售超过200亿美元。而拜登政府则在4年中19次对台军售,总金额约90亿美元,不到“特朗普1.0”时期的一半。您如何看待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对台军售的政策?这一政策与他第一任期相比有哪些变化?
钟厚涛: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台军售政策,我认为将会有八大方面的变化:
第一是对台军售金额增多。特朗普在第一任期的4年时间里共对台售武11次,共180亿美元,超过奥巴马政府8年时间中的军售总额。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可能会延续这个态势并进行更大规模的对台军售。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特政府在2019年曾向台湾出售66架总价值共计80亿美元的F-16V战斗机,创下了1979年以来美对台军售单笔最高的记录。未来,特朗普政府对台军售可能会呈现扩大趋势,不仅总额高,单笔军售数额也会高。
第二是对台军售频率增加。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推动以商业方式向台湾出售武器与军事技术,对台军售不再单纯由政府主导,审批流程大幅减少。2018年4月,美国国务院向台湾出售了所谓“营销核准证”,授权美国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向台湾潜艇制造提供敏感技术,等于授权美国军工企业同台湾进行直接谈判。可以预见,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内,不仅是政府,美国军工企业也会加大对台军售力度。在拜登政府的4年任期里共有19次对台军售,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的4年时间里,军售次数很有可能超过这个数字,值得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