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心脏支架质量管控
此前,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的“灵魂砍价”,受到了舆论热捧。在肯定相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不少人也担忧,价格降下来之后,心脏支架质量能否有保障。特别是对生产企业而言,昔日的暴利产品,现在可能变成了微利产品,生产厂家还会有保障质量与产品创新的动力吗?若质量出现问题,会不会给患者带来风险?
基于群众的关切,国家药监局及时发布通知,回应了人们的疑问。此次发布的通知亮点颇多。一是建立质量主体责任,包括冠脉支架产品追溯体系等;二是建立生产环节全过程监管,包括洁净室(区)控制、酸洗抛光、药物涂层涂覆、灭菌等关键工序管控等;三是加强流通使用环节监管,并加强产品质量抽检、不良事件监测等。这些规定有利于构建冠脉支架质量管控机制,进一步保障心脏支架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可以说,心脏支架国家集中采购谈出“白菜价”是积极进步。要兑现这一利好,除构建心脏支架质量管控机制外,仍需做好“后续”文章。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在耗材生产、采购、使用、配送、付款和质量监督等全链条形成政策合力,研究出台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激发企业生产动力;另一方面,应健全完善“以技养医”等制度,落实结余留用等正向激励机制,有效化解“招而不用”“有价无市”等顽疾。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吴睿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