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气变非意识形态斗争 美中合作靠关系
中评社华盛顿3月1日电(记者余东晖)美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克里(John Kerry)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意识形态斗争,而是需要大国合作应对的全球性问题。美中所以能够在这个议题上合作取得巨大进步,双方建立关系很重要,保持接触很重要。
即将卸任的克里3月1日在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CFR)发表演讲,分享他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心得体会。从担任美国国会参议员到出任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克里一直努力推动美中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这成为他当天演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演讲中,克里表示,去年11月到12月在杜拜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取得成功,杜拜共识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上要求最高的行动。多边的成功往往是建立于双边协议的基础--没有中美通过一系列的会谈,尤其是去年11月加州阳光之乡达成协议,发现共同地带,世界就无法达成杜拜共识。
克里指出,去年秋天加州阳光之乡的会谈中,中国承诺提交到2035年的国家自主贡献计划,将覆盖整个经济领域的所有温室气体;中国首次承认预期实现电力部门到这个10年末排放的净减少。这些都是巨大的进步。他赞赏现在中国生产和部署的可再生能源比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克里强调,气候变化不是也不应该成为意识形态斗争,这是他在两国关系紧张时得以有余地与中国打交道的原因之一。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双边的事,更是全世界的事,是整个地球的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最大的排放国,如果美中两国不做一些事情,你如何要求别人做?
在对谈部分,CFR主席、前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问:在非常具有竞争性甚至有冲突的美中关系中,气候变化如何与其他问题区隔开来,我们能有多少合作?
克里表示,如果从一开始没有中国的参与,美国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不会有那么大的意义。
“我深信关系是重要的,接触是重要的。我们看两国关系最萧瑟的方面,你需要交谈的渠道,否则你就会失去避免灾难的机会。”克里说道,“我不得不劝说政府中的一些人,我们真的需要与中国合作,虽然在这个时候华盛顿的论调和多数现在的事情是与(接触与合作)主张背道而驰。”
克里回顾他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的二十年交情。他说:“我们在许多场合见过,我们一起共事,我们在机场邂逅,我们一起吃饭,我们有真正的关系。”尤其是担任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后,两人经常一谈就是五、六天。
克里表示,双方都同意要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合作,同意尽力将气候变化与其他问题区分开来,两国元首也同意以普遍的、广泛的全球问题,而不是双边问题来对待气候变化。在一些时间段内,这种手法是管用的。他们在伦敦、格拉斯哥等地都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有时候甚至谈到凌晨三、四点。尤其是去年11月在加州阳光之乡,双方进行了四天的谈判,双方同意要将所有的绿色气体列入减碳计划,中方同意加快这个十年的减排进程,这是巨大的进步。
克里承认,双方有真实的分歧。虽然双方同意尽量将气候变化与其它问题区分开来,但当佩洛西访台激怒北京,台湾成为问题的时候,双方的气候变化谈判也进入困难期,双方的会谈中断了将近一年。去年7月,克里访问北京,双方重开气候变化对话大门,终于做成事情。他为此感到自豪。
如今克里和解振华都将卸任。克里说:“我们是真正的好朋友。他要去清华大学任职,我会去耶鲁大学做事。”他希望两人继续保持联络,继续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克里称赞解振华做着非凡的工作。解振华总是会拿出2016年4月时任美国务卿的克里带着外孙女在联合国签署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照片,克里当时的举动赢得满堂喝彩。解振华也曾经带着妻子和孙子拜访过克里一家,大家愉快相处。“这就是我们如何能够做成事情。”克里说道。
中评社华盛顿3月1日电(记者余东晖)美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克里(John Kerry)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意识形态斗争,而是需要大国合作应对的全球性问题。美中所以能够在这个议题上合作取得巨大进步,双方建立关系很重要,保持接触很重要。
即将卸任的克里3月1日在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CFR)发表演讲,分享他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心得体会。从担任美国国会参议员到出任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克里一直努力推动美中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这成为他当天演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演讲中,克里表示,去年11月到12月在杜拜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取得成功,杜拜共识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上要求最高的行动。多边的成功往往是建立于双边协议的基础--没有中美通过一系列的会谈,尤其是去年11月加州阳光之乡达成协议,发现共同地带,世界就无法达成杜拜共识。
克里指出,去年秋天加州阳光之乡的会谈中,中国承诺提交到2035年的国家自主贡献计划,将覆盖整个经济领域的所有温室气体;中国首次承认预期实现电力部门到这个10年末排放的净减少。这些都是巨大的进步。他赞赏现在中国生产和部署的可再生能源比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