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国不可轻视美国对华脱钩断链后果

美方可能进一步推进“脱钩断链”,中方对其后果应有预案

  中评社香港2月13日电(评论员冬日)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对美出口4272亿美元的中国被迫让出了对美出口的头把交椅,墨西哥以对美出口4756亿美元,21年来第一次超过中国,成为美国进口商品最大的来源地。

  这是美国政府推进对华“脱钩断链”五年来逐渐累积的负面效应的显现。这个“脱钩断链”的进程始于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层层加码至对37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7.5%到25%的额外关税。拜登政府上台后,始终没有去除这些关税。

  “贸易战”扩大至“科技战”。特朗普政府举全国之力,拉帮结派,大力围剿华为,封杀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拜登政府执政以来,在高科技方面围堵封杀中国的力度比特朗普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在高端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方面做得更决绝;关键产品供应链的中断转移也在加紧推进之中。

  “科技战”又扩展到“金融战”、“意识形态战”,乃至切断人文交往。这方面在特朗普政府末期达到高潮,拜登政府执政以来有所缓和,近期人文交往正在恢复,但前景不容乐观。选举年来临,在美国国内政治压力下,这种“脱钩断链”随时可能有新举措出台。比如美国媒体披露,拜登政府本月晚些时候可能出台防止美国公民个人信息流向中国的总统行政令。

  在美方“脱钩断链”的进程中,中方始终表达鲜明的反对态度,因为“脱钩断链”本身就是美国围堵和遏制中国战略的一部分。尽管一定程度的经济脱钩,对中国经济转型未必不是好事,但美国拉帮结派企图孤立隔绝中国,绝对不符合中国长远的发展利益。

  过去几十年,中国在全球产业供应链中一直处于相对低端,中国以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对美出口,帮助维持美国的低物价,又将出口赚来的外汇,购买美元债券,帮助维持美国的霸主地位,供养美国人的挥霍生活。这种经济关系模式,在中国经济需要创新升级的今天,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从这点看,与美国经济的适当“脱钩”,适当减少对美贸易顺差是必要的。美国极力与中国“脱钩断链”,等于自损手脚、自废武功。

  然而,美国的“脱钩断链”,并不是想要减少中国对美低端产品出口,而是想要减少中国高科技产品对全世界的出口,延缓中国产业升级换代的脚步。美国的“脱钩断链”,并不是想要减少美国一般科技产品和农产品的对华出口,而是想要阻止中国获得尖端技术的能力。美国的“脱钩断链”并不是想要放弃中国金融市场,而是想要减少美国投向中国创新产业的风险投资,阻止中国金融能力的提升。

  美方这么做背后的逻辑是,作为美国的头号竞争对手,中国必须被千方百计地阻止停留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低端。中国在高科技方面的崛起,被视为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美国既不想放弃中国市场,又不想看见中国崛起,全面脱钩不可行,选择性脱钩势在必行。这是拜登政府将“脱钩”改称“去风险”,提出“小院高墙”的根本原因。

  多年来,中美关系学界有一个流行的说法--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这种说法在特朗普时代已被打破,中美经贸关系实际上成为中美关系急剧恶化的“导火索”。近期拜登政府在缓和对华关系的过程中,以耶伦为代表的相对温和派重提两国接触时代的许多说法,但中方应当认识到,不管美方这些说法是真心还是假意,其底层逻辑是不变的--不让中国超越美国。

  尤其是未来一年,特朗普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很大。商人出身的特朗普视一切为可交易,他已经扬言,如果再度执政,将对中国商品施加60%以上的关税。如若成真,美中贸易关系将倒退几十年。前次“关税战”美中贸易并没有出现重大倒退,但负面效应现在已经显现,骤然“脱钩”对两国经济都将是重大打击。有专家估算,如果关税提高到35%,其给美国带来的代价相当于美国GDP的0.8%,对于努力促进经济回升的中国也非常不利。然而特朗普可能铁定了心--哪怕自损八百,也想伤敌一千。

  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周遭将集结一大帮反华极端分子,他们不仅会推动经贸“脱钩断链”,更会在封杀高科技,鼓噪意识形态斗争,阻隔人文交往方面变本加厉。中美关系势必面临又一波的急转直下,“新冷战”更可能成为美国人“自我实现的预言”。中美相互依存曾经是避免大国冲突的最大“防火墙”,一旦失去这个“防火墙”,在两国尚未建立健全避险机制的情形下,避战将是艰巨的任务。

  因此,中方不可轻视可能的特朗普第二任政府激进推动对华“脱钩断链”的风险,必须从现在起就有预案。最好的准备依然是,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美国越是与中国“脱钩断链”,中国就越要与世界其它地方“拉钩串链”。近期中国出台了许多促进改革、扩大开放的举措,无疑将增强中国在全球大变局中的韧性与活力。

美方可能进一步推进“脱钩断链”,中方对其后果应有预案

  中评社香港2月13日电(评论员冬日)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对美出口4272亿美元的中国被迫让出了对美出口的头把交椅,墨西哥以对美出口4756亿美元,21年来第一次超过中国,成为美国进口商品最大的来源地。

  这是美国政府推进对华“脱钩断链”五年来逐渐累积的负面效应的显现。这个“脱钩断链”的进程始于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层层加码至对37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7.5%到25%的额外关税。拜登政府上台后,始终没有去除这些关税。

  “贸易战”扩大至“科技战”。特朗普政府举全国之力,拉帮结派,大力围剿华为,封杀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拜登政府执政以来,在高科技方面围堵封杀中国的力度比特朗普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在高端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方面做得更决绝;关键产品供应链的中断转移也在加紧推进之中。

  “科技战”又扩展到“金融战”、“意识形态战”,乃至切断人文交往。这方面在特朗普政府末期达到高潮,拜登政府执政以来有所缓和,近期人文交往正在恢复,但前景不容乐观。选举年来临,在美国国内政治压力下,这种“脱钩断链”随时可能有新举措出台。比如美国媒体披露,拜登政府本月晚些时候可能出台防止美国公民个人信息流向中国的总统行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