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在消防救援领域有啥新变革?

  中评社北京3月9日电/据央视新闻报导,近年来,“低空经济”的概念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飞行器,在消防救援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低空”+消防,两者融合在不断解锁新应用场景的同时,也为我国应急事业发展带来新的变革。

  在两名操作员的协同配合下,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飞跃在大兴安岭林区的上空。

  进入今年春季防火的关键期,内蒙古森林消防支队将无人机引入执勤巡护的勘察任务当中。借助其监测范围广、机动性强、灵活高效的优势,消防员第一时间通过无人机传输的信号,对林木分布以及雪线高低变化等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同时通过热成像技术,实现对夜间火源的快速定位,为及时准确掌握防火形势和科学高效处置提供可靠依据。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支队灭火救援指挥部副部长孙琦:随着队伍职能任务不断拓展,无人机在救援行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往需要消防员进山入林巡视或直升机起飞确定的火险火警,现在都交给了无人机,极大地提高了执勤巡护和火情侦测效率,有效延伸了森林防护的空中视角。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应用已实现从单机作业到集群协作、从单纯航拍到全要素参与的跨越式发展。

  从去年的湖南岳阳洞庭湖决堤到今年的西藏定日地震,无论是向灾区投送救援及生活物资,还是为消防员在夜间搜救提供持续照明辅助;在一次次灾害救援的现场,无人机的助力与参与,都为救援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消防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纪任鑫:通过搭载不同的任务装置,无人机可以开展灾情的侦察、航测的勘察通信的踪迹以及喊话照明、物资投送等辅助救援作用,可以说贯穿于应急救援全过程全要素,涵盖灾情侦察、辅助决策、应急处置、救援保障对应急救援提供了重要的一个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