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蔡强谈封关运作不是要封闭海南

蔡强。(中评社 俞敦平摄)

  中评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 俞敦平)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委自贸港工委办副主任蔡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针对海南自贸港2025年封关运作的准备情况及财税政策发表了详细看法。他强调,封关运作不是要封闭海南,而是通过特殊海关监管模式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并从财税角度分享了具体措施与成效。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委自贸港工委办副主任蔡强受访时,从财税政策的角度出发,分享了离岛免税新措施的成效以及企业税收优惠的吸引力,并强调“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三大政策正成为海南自贸港发展的核心动力。海南正全力以赴,为封关前后的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蔡强首先澄清了“封关”的真正含义。他表示,海南自贸港的封关运作是要打造一个特殊的海关监管区域,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而非限制流动。作为一名长期参与自贸港建设的财税工作者,他特别提到民众最熟悉的离岛免税政策已迎来升级。为适应封关后“零关税”的目标,海南新增了“即购即提”和“担保即提”两种提货方式。消费者在免税店购物后,可以直接提走商品并在海南旅游期间使用,而不必等到离岛时再提取。他以生动的例子说明:“假如您是冲浪爱好者,可以飞到海南,在免税店买好冲浪板、太阳镜和防晒霜,随即前往日月湾尽情冲浪。”这一政策的优化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便利性,也进一步带动了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活力。

  蔡强表示,对于企业来说,海南自贸港的财税政策同样具有强大吸引力。他分享了他在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调研时的观察。随着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远海运等航运企业纷纷进驻,使得海南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迅速上升至全国第二。他提到,一家企业负责人曾表示,四年前看中海南的区位优势和政策红利来此投资,如今已享受近三亿元的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优惠,并为7艘船舶申请了总额3.6亿元的增值税退税。蔡强感慨道:“这些独特的优惠政策,让企业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可见,财税政策已成为吸引企业落户海南的重要因素。